[实用新型]晶闸管保护器无效
申请号: | 200920186303.1 | 申请日: | 2009-07-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78820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19 |
发明(设计)人: | 夏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东微电子技术研究所合肥圣达实业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H9/04 | 分类号: | H02H9/04 |
代理公司: | 安徽合肥华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12 | 代理人: | 余成俊 |
地址: | 230022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晶闸管 保护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电力保护装置领域,尤其是晶闸管保护器。
背景技术
晶闸管具有弱电控制强电输出的特点,在变流系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晶闸管的过载能力差,短时间的过电压和过电流都会导致器件损坏。因此,在使用晶闸管时,必须给晶闸管配备过压保护和过流保护装置。
目前传统技术一般使用阻容(RC)限压吸能保护装置来对晶闸管进行保护。阻容限压吸能保护装置仅能将操作过电压限制在允许范围内,如果出现意外情况,如一旦发生雷击或从电网侵入更高的浪涌电压时,仍有可能突破其允许值。而且阻容限压吸能保护装置存在体积大,成本高,响应速度慢,以及在感性负载线路中易产生谐振等缺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晶闸管保护器,是高能容量的伏安特性曲线陡峭氧化锌压敏电阻器。能有效地将电网的操作过电压抑制在设计的范围内,可承受400/cm以上能量密度冲击;响应速度快(ns级);自复能力强;体积小;寿命长;自身功耗小;并可实现无需绝缘状态下安装,解决了传统的阻容限压吸能保护装置存在的体积大、成本高、响应速度慢等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晶闸管保护器,包括有绝缘外套,所述绝缘外套内腔设有一个或多个相互串联的压敏电阻器,所述绝缘外套底部有安装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外套两端安装有散热金属板,所述压敏电阻器通过弹簧与所述散热金属板接触,所述绝缘外套中有贯穿绝缘外套的金属杆,所述金属杆两端头伸出所述绝缘外套端部并贯穿散热金属板,所述金属杆上套有金属电极片,所述金属电极片套在所述金属杆伸出绝缘外套部分,还包括带有台阶的绝缘隔离套管,所述绝缘隔离套管套在金属杆上,一部分绝缘隔离套管穿过散热金属板及电极片并伸入所述绝缘外套内部,另一部分带有台阶的绝缘隔离套管位于绝缘外套外侧,绝缘隔离套管上的台阶抵压在所述散热金属板外侧的电极片上,并隔绝金属杆与散热金属板之间电压,伸出绝缘外套两端的金属杆上还套有金属螺母,所述金属螺母抵顶在绝缘套管外端起紧固作用,所述金属杆端头处还套有绝缘帽,所述绝缘帽将金属螺母、绝缘隔离套管及金属电极片抵压在所述散热金属板外侧,隔绝散热金属板与金属杆之间的电压;所述安装座底部有与安装座配合的导轨,安装座底部开有供导轨卡入的卡槽,所述导轨卡入卡槽并连接在安装座底部,所述一个卡槽上方的安装座内壁中螺合有螺丝,所述螺丝端部伸入卡槽之间并可锁紧导轨,另一个卡槽内壁中开有锁紧孔,锁紧孔中安装可弹性伸缩的定位块,所述定位块伸出锁紧孔,并可抵压在导轨上。
所述的晶闸管保护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扩展绝缘圈,所述扩展绝缘圈形状与所述绝缘外套匹配,所述绝缘外套两端部内壁处成型有卡孔,所述扩展绝缘圈边沿成型有与卡孔配合的卡块,所述扩展绝缘圈卡接并固定在所述绝缘外套端部,所述散热金属板可安装在扩展绝缘圈中。
所述的晶闸管保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杆两端头处成型有螺纹,所述绝缘帽与金属杆螺合,并将金属电极片抵压在所述散热金属板外部。
所述的晶闸管保护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加固导轨用的支撑块,所述安装座边沿成型有翼边,翼边端部有档沿,所述支撑块设置于安装座卡槽、翼边档沿之间,其高度与所述导轨内壁高度一致,所述支撑块与导轨内壁紧密接触并支撑导轨,将导轨与安装座隔开。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晶闸管保护器的安装设计为垂直形式,水平方向尺寸始终保持不变86mm,设计时无需考虑因产品因为能量容量及标称电压的变化对产品间距的影响。保障了产品安装的一致性。
本实用新型体积小,响应速度快,稳定性高,易于安装维修,不仅能够有效地将过冲电压抑制在设定的范围内,而且又可以吸收冲击能量,同时不会在感性负载线路中产生谐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东微电子技术研究所合肥圣达实业公司,未经华东微电子技术研究所合肥圣达实业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8630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