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排球喂球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920186401.5 | 申请日: | 2009-07-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70035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19 |
发明(设计)人: | 丁峰;刘正士;张焱 | 申请(专利权)人: | 丁峰 |
主分类号: | A63B69/40 | 分类号: | A63B69/40 |
代理公司: | 安徽省合肥新安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4101 | 代理人: | 何梅生 |
地址: | 230011 安徽省合肥市瑶海***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排球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球类运动的体育器械,特别涉及用来提高排球技术的体育器械。
背景技术
排球运动员训练器械能够代替陪练员长期和稳定地模拟比赛强度的发、扣球,从而大大提高专业排球运动员的训练水平和比赛成绩。
专利号为200610085971.6、名称为“排球运动员简易训练器”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排球运动员训练器械。但是,这种训练器械是依靠一个托盘推动排球向上运动来完成喂球动作。托盘升降采用电磁铁直接驱动的方式。电磁铁在通电和断电时均产生很大的噪声,严重影响运动员的训练,不能满足专业运动员训练的使用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为避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排球喂球装置,能够连续不断地发出排球,为训练器械及时准确地提供排球来源,以满足专业运动员训练的使用要求。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排球喂球装置的结构特点是其结构组成包括:
一储球器,上部为喇叭口朝上的漏斗,承接在漏斗下部的是左右为敞口的喂球通道;
一推球机构,由前端推板和顶部挡板构成,所述推球机构是设置在所述喂球通道中、沿喂球通道轴向的滑动机构,在所述推球机构的推出位置上时,球被推离喂球通道;在所述推球机构的返回位置上,漏斗中的球落入喂球通道中;
一蜗轮蜗杆驱动机构,驱动推球机构在喂球通道中往复移动。
本实用新型排球喂球装置的结构特点也在于:
所述蜗轮蜗杆驱动机构设置为以蜗杆为驱动件,在蜗轮的轮盘偏心位置上、以销轴铰接有连杆,所述连杆的另一端与推球机构铰接,以所述推球机构作为由连杆传动的滑块,在沿喂球通道的轴向上,与所述滑块配合设置有导轨。
设置动力轴,在所述动力轴与所述蜗杆之间设置有可调节蜗杆为不同转速的滑移齿轮组。
本实用新型利用曲柄滑块机构的急回特性,使滑块带动推球构件推动排球快速送进、慢速返回。由于滑移齿轮组的设置,使得喂球节奏可根据需要选择快速、中速或慢速,满足专业运动员训练的不同需求。
与已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具体体现在:
1、本实用新型喂球过程无明显噪声,不影响运动员的训练,能满足专业运动员训练的使用要求。
2、本实用新型利用重力在喂球通道中落球,并设置为侧面喂球的方式,其喂球方向与后续的击球运动方向垂直,喂球方式简捷、喂球位置准确。
3、本实用新型以推球机构为滑块,利用蜗轮和连杆的传动,可以实现推球机构的快速送球、慢速返回,减少排球在发射器中的就位时间,有利于提高击球元件的转速,从而提高排球的发射速度。
4、本实用新型通过滑移齿轮组可以改变喂球的频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滑移齿轮组和蜗杆俯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储球状态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喂球状态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喂球通道底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1漏斗、2喂球通道、3推球机构、3a前端推板、3b顶部挡板、4滚轮、5导轨、6导轨滑块、7连杆、8蜗轮连杆销、9蜗轮、10蜗轮轴、11蜗杆、12为A齿轮、13为B齿轮B、14为C齿轮、15为D齿轮、16为E齿轮、17为F齿轮、18动力轴、19推出球、20待推球。
以下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2,本实施例的结构组成包括:
一储球器,上部为喇叭口朝上的漏斗1,承接在漏斗1下部的是左右为敞口的喂球通道2;
一推球机构3,由前端推板3a和顶部挡板3b构成,推球机构3是设置在喂球通道2中、沿喂球通道轴向的滑动机构,在推球机构的推出位置上时,球被推离喂球通道;在推球机构的返回位置上,漏斗中的球落入喂球通道中;
一蜗轮蜗杆驱动机构,是以蜗杆11为驱动件,在蜗轮轴10上设置与蜗杆11啮合的蜗轮,在蜗轮9的轮盘偏心位置上,以蜗轮连杆销8铰接有连杆7,连杆7的另一端铰接在推球机构3底部的固定块6上,以推球机构3作为由连杆传动的滑块机构,在沿喂球通道的轴向上、与滑块机构配合设置有导轨5,为了减小磨损,推球机构3以其底部滚轮4与导轨5配合运动,蜗轮轴10、蜗杆11及动力轴18均通过轴承支承在机架孔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丁峰,未经丁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8640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