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充电式多功能音响警示照明灯无效
申请号: | 200920186545.0 | 申请日: | 2009-07-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75392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08 |
发明(设计)人: | 冯西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冯西芳 |
主分类号: | F21S9/02 | 分类号: | F21S9/02;F21V17/00;F21V13/00;F21V23/00;F21V33/00;F21W101/023 |
代理公司: | 安徽省阜阳市科颍专利事务所 34108 | 代理人: | 徐宝泉 |
地址: | 236400 安徽省阜***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充电式 多功能 音响 警示 照明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照明装置,尤其是安装在自行车、电瓶车或轻型摩托车上使用的警示照明灯。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销售和使用的各种代步自行车或轻型摩托车由于没有照明和音响喇叭设备,在闹市或夜晚行车时无法提示行人避让或提供照明,给用户的出行使用带来诸多不便及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音响喇叭和照明功能的警示照明灯,以解决车辆出行时不能提示行人避让和夜晚无法提供照明的缺陷,为用户提供方便,保障行车安全。
本实用新型的方案,包括上下壳体,上下谐振腔板、功能电路板、发声元件、聚光杯支架及充电电池。在下壳体内设有充电电池,充电电池的左侧设有功能电路板,上端设有下谐振腔板,下谐振腔板的中部圆心处设有空腔,空腔的上端设有向上凸起的出音孔,出音孔的外侧边缘上设有弧形的声波谐振反射面,下谐振腔板空腔底端平面上设有发声元件,下谐振腔板的上面设有弧形上谐振腔板,上谐振腔板上设有声波谐振反射面。下谐振腔板的边缘上设有定位孔,上谐振腔板的边缘上设有定位销,上谐振腔板定位销安装在下谐振腔板的定位孔内,上谐振腔板与下谐振腔板之间构成个空气室和谐振腔。上下谐振腔板边缘处设有1.5~8mm宽度的缝隙向外辐射声波隙缝大小由空气室容积决定。在发声装置上面设有发光装置,上谐振腔板的上端设有聚光杯支架,支架内装有电路板,支架的上侧设有聚光杯,聚光杯内设有发光元件和紫外线发光二极管,聚光杯的前端设有抛物面聚光镜片,上下壳体由螺纹连接或旋进挂接式连接组装为一体,下壳体的右端设有固定插接槽,左侧设有喇叭按钮及多功能开关,充电电池下端的壳体上设有充电插座或插孔。安装时,在车辆的车把上装置固定插座,插座上设有锁片,将壳体下端的固定插槽装入车把上的固定插座内即可固定。使用时打开多功能开关,即可控制电路提供照明,必要时开通紫外线二极管开关即可检验钞票真伪,按下喇叭按钮即可警示行人避让。
发声部分的有益效果:首先本实用新型发声部分由上下谐振腔板构成空气室,腔外出音口是通过缝隙辐射出腔。由于腔内的出音孔口径较小,声波进入有限的空气室内,产生较高的声压,通过隙缝向无限的空气中传播,使高压低幅度变为低压大幅度传播出腔,人们在远距离就能听到很高的响度。其二,在上下谐振腔板的内侧设声波谐振反射面,腔内出音孔辐射出来的声波,通过声波谐振反射面,反射谐振而产生共鸣,使响度再次增大。
本实用新型的谐振腔由上谐振腔板和下谐振腔板组合而成,在上谐振腔板的下面和下谐振腔板的上面设有声波反射面,有利于声波反射谐振产生共鸣提高音色及响度,把上谐振腔板设计为上弧型,与下谐振板之间构成一个小空气室,同时在上下谐振腔板之间设有上下高度相等的声波辐射间隙,让谐振声波从间隙的隙缝中辐射出腔。这样设计能使谐振腔内高压低幅的声波变为腔外低压幅度大的声波,腔内外声压阻抗得到良好的匹配,再一次提高了声音响度。使用时,给发声元件通入音频电流,设在下谐振腔板下端的发声元件发出声波,声波经腔外出音孔进入谐振腔,通过谐振腔谐振共鸣,声波由出音缝隙经上壳体通气窗辐射出腔,即能听到宏亮悦耳的喇叭声。
根据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的发声部分还有如下的措施:在下谐振腔板出音孔的底部至周边部设一空腔,上谐振腔板可设为平面;或将上谐振腔板设为孤形空腔,下谐振腔板设为平面而构成空气室。上下谐振腔板边缘的隙缝通过延伸上下谐振腔板边缘所构成的隙缝至通气口,也可在上下谐振腔板内侧不设声波谐振反射面。
本实用新型还可在车载电源的车辆上装配使用,在后壳体的功能电路板上连接引线或引线插座分别与车载电源及各功能开关连接,安装固定即可。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设计巧妙,功能齐全,外形美观,生产加工成本低,安装使用方便。
下面结合附图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外接电源警示照明灯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冯西芳,未经冯西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8654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