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乘用车变速箱测量机浮动顶起机构无效
申请号: | 200920186549.9 | 申请日: | 2009-07-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88872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26 |
发明(设计)人: | 林巨广;刘蕾;刘波;王金龙;吕苗苗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巨一自动化装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13/00 | 分类号: | G01M13/00 |
代理公司: | 安徽省合肥新安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4101 | 代理人: | 何梅生 |
地址: | 230051 安徽省合***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乘用车 变速箱 测量 浮动 顶起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应用在乘用车变速箱装配线的顶起支撑机构,安装于高精度的变速箱测量机上,在测量过程中起到将测量工件顶起定位并浮动找正的作用。
背景技术
汽车传动系中变速箱的装配需要通过测量选垫来保证装配精度和质量,其中一个关键工序就是通过正确选择差速器垫片、输出轴垫片和输入轴垫片来调节圆锥滚子轴承的预紧力,以保证轴系总成正常运转,齿轮传动时啮合良好,运动噪声小,实现平稳传动。
变速箱测量机是一种高精度的在线测量设备,可提高变速箱装配效率、提高产品的装配质量,设备本身制造精度高,可满足对不同尺寸和精度工件的适应性。为了保证垫片测量准确可靠,测量机顶起机构必须具备一定的柔性,在将工件顶起的同时,需要有少许浮动量,使得工件测量面和测量机的测量系统压测的方向完全垂直。
已有技术中的顶起结构均采用刚性结构,仅依靠装配人员的工作经验进行装配调整,其机构装配精度对测量的结果有着重要的影响。一方面装配难度大,难以保证上下系统的同轴度和垂直度,会带来测量结果的偏差;另一方面柔性差,不能避免测量过程中外部因素如灰尘等带来的测量误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为避免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乘用车变速箱测量机浮动顶起机构,以降低配过程中的调整难度,减小由于测量机本身的装配精度和测量过程中外来因素给测量带来的误差。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乘用车变速箱测量机浮动顶起机构,其特征是以呈z向设置,且贯穿测量机机身平台的气缸杆为顶杆,在测量机机身平台与用于放置工件的顶部托板之间设置浮动机构,所述浮动机构是以呈水平放置的万向十字节为支撑件,与顶部托板固联的上支架以一对向下悬置的上支架挂耳通过可转动的轴套对称支承在万向十字节X轴两轴端,与顶杆固联的下支架以一对向上支起的下支架挂耳通过可转动的轴套对称支承在万向十字节Y轴两轴端。
本实用新型乘用车变速箱测量机浮动顶起机构的结构特点也在于:
位于下支架挂耳的两侧,在测量机机身平台上,固定设置导向侧板,在所述导向侧板中呈竖直设置导向键槽,对应位置的下支架上设置下支架侧板,所述下支架侧板上固定设置可在导向键槽中滑动的导向键。
在所述顶部托板与下支架挂耳及下支架侧板之间设置限位螺钉。
在测量机机身平台上,设置可由拖动气缸拖动滑移的支撑垫板,在顶杆将下支架顶起之后,支撑垫板可拖放在测量机机身平台与下支架之间,以所述支撑垫板作为顶杆回落后浮动机构以及工件的支撑件。
与已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体现在:
1、本实用新型将万向十字节应用于顶起机构中,在测量过程中,顶部托板和顶部托板上的工件可以实现XZ和YZ两个自由度的转动,顶起机构会根据上测量系统压测力的方向自动调整工件,保证工件基准面与测量机测量系统压测方向垂直,使得工件测量面自动达到测量所需最佳状态,因此大大减小了装配过程的调整难度,减小了由于测量机本身的装配精度给测量带来的误差;
2、本实用新型浮动顶起系统柔性高,可以始终保证被测工件的测量基准面和测量系统压测方向垂直,减小了由于外部因素比如测量机构中由灰尘和铁屑等异物带来的测量误差,可明显提高测量准确度;
3、本实用新型将顶起机构和支撑机构结合起来,在测量过程中用支撑垫板将整个顶起机构垫实,形成了“封闭的尺寸链”,使得测量过程更加稳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万向十字节装配结构俯视图;
图4a为未顶起状态示意图。
图4b为顶起状态示意图。
图4c为支撑垫板的支撑状态示意图。
图中标号:1顶杆;2测量机机身平台;3气缸连接螺钉;4下支架;4a下支架挂耳;4b下支架侧板;5支撑板拖动气缸;6万向十字节;6a万向十字节X轴;6b万向十字节Y轴;7限位螺钉;8导向键固定螺钉;9支撑垫板;10侧板螺钉;11导向侧板;13上支架;13a上支架挂耳;14定位销;15顶部托板;16导向键。
下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巨一自动化装备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巨一自动化装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8654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