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紧密纺负压管有效
申请号: | 200920186759.8 | 申请日: | 2009-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73656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19 |
发明(设计)人: | 阮运松;王传满;王腊保;陈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铜陵市松宝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1H5/72 | 分类号: | D01H5/72 |
代理公司: | 铜陵市天成专利事务所 34105 | 代理人: | 马元生 |
地址: | 244000 安徽省铜陵***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紧密 纺负压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紧密纺负压管,尤其是一种通过燕尾槽与燕尾形凸起实现吸风管与管体连接的紧密纺负压管。
背景技术
负压管是一种内腔中空的异形管,负压管一侧的管壁上开有多个气流吸槽,多个网格圈分别套在每个气流吸槽上,另一侧则是负压吸风口,负压源通过负压吸风口并在每个气流吸槽上作用使纱线毛羽通过网格圈时自捻将毛羽缠绕在纱线上,从而大幅度减少纱线表面毛羽,使纱线表面清晰光滑,增加了纱线的强度。由于负压管和负压源之间由负压吸风管连接,负压吸风管一般是通过焊接或者胶水固定连接在负压管的管体上,负压吸风管因为和负压管管体连接处有台阶面导致废棉容易堵在负压吸风管导致废纱、停机、甚至更换负压管,增加了用户的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解决现有紧密纺负压管因吸风管与负压管管体因连接处有台阶面而造成废纺、停机、或更换负压管,使得使用成本高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紧密纺负压管,它包括中空的异形管体和与管体相连接的吸风管,其特征是的所述管体上设有两个与管体条形方向一致的燕尾槽,吸风管与管体连接端设有两个与两个燕尾槽相适配的燕尾形凸起,吸风管通过两个燕尾形凸起与两个燕尾槽的配合实现与管体的连接,管体上还设有吸风管定位装置,所述吸风管定位装置包括设在吸风管前端的短轴和位于管体上的径向通孔,吸风管与管体连接后短轴位于通孔内实现定位。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吸风管通过两个燕尾形凸起与两个燕尾槽的配合实现与管体的连接,负压管管体内部无台阶面,通过气流吸槽吸进的废棉絮不会积压堵塞负压管吸风口,并且如负压管吸风有损坏时,能方便的拆卸,无需更换负压管,降低了使用成本。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本实用新型的吸风管是通过两个燕尾形凸起与两个燕尾槽的配合实现与管体的连接,为活动连接,因此能方便的拆卸,当遇到堵塞时,可打开清除后再继续使用,因此降低了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向剖视图。
图中,1、燕尾槽,2、管体,3、吸风管,4、凸起,5、短轴。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紧密纺负压管,如图1所示,它包括中空的异形管体2和与管体2相连接的吸风管3,所述管体2外表面设有两个与管体2条形方向一致的燕尾槽1,吸风管3与管体2连接端设有两个与两个燕尾槽1相适配的燕尾形凸起4,吸风管3通过两个燕尾形凸起4与两个燕尾槽1的配合实现与管体2的连接。管体[2]上还设有吸风管定位装置,吸风管定位装置包括设在吸风管3前端的短轴5和位于管体2上的径向通孔,吸风管3与管体2连接后短轴5位于通孔内实现定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铜陵市松宝机械有限公司,未经铜陵市松宝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8675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节能的料浆阀阀杆装置
- 下一篇:高回收率反渗透膜水处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