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联合制茶机无效
申请号: | 200920187619.2 | 申请日: | 2009-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09556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23 |
发明(设计)人: | 夏长宝 | 申请(专利权)人: | 宣城市和鑫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F3/06 | 分类号: | A23F3/06 |
代理公司: | 安徽合肥华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12 | 代理人: | 余成俊 |
地址: | 242071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联合 制茶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主要涉及茶叶机械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联合制茶机。
技术背景:
目前,我国山区小规模制炒制茶叶的炒茶机基本上满足人们的需要,炒锅的设计可使茶叶均衡受热,避免了成品由于受热不均而出现的叶发黑、茶红梗等现象,茶叶输送控制装置的涉及实现了炒制自动化操作,无需人工将成形的茶叶从炒锅中取出,但现有的茶叶输送控制装置,由手柄及杆、开启门、开启门连杆构成,工作后炒锅向后翻开,利用惯性将炒好的茶叶进入出茶箕,但开启门会阻挡茶叶向外射出,而且会卡茶叶,导致能源的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弥补已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联合制茶机,采用上下升降式的闸门和自动整形机结构,解决了已有茶叶输送控制装置中的开启门向后翻起,阻挡茶叶向外射出,卡茶叶,导致能源的浪费,同时炒出茶叶没有形状,还要经过人工处理,费时费力,而且整形效果不理想,而影响了茶叶的价值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联合制茶机,由炒茶机和整形机组成,所述炒茶机,包括有机架,所述机架下方安装有炉灶,有热风管通入炉灶内,所述炉灶侧壁设有通烟管道,所述炉灶上方的机架上滑动安装有左、右移动的框架,所述框架内安装有炒锅,所述炒锅的出口处设有向下倾斜的出茶箕,所述的机架左侧安装有传动轮,所述的传动轮与框架之间通过曲柄连杆传动连接,所述的框架左、右端分别安装有前后方向的转轴,所述的转轴两端分别连接有向下弯折的拐臂,其中一个转轴的端部安装有手柄,所述的二个转轴的位于前、后端的拐臂之间分别铰接有抬升杆,所述的抬升杆上方设有方框,所述的方框连接有顶杆,所述的顶杆与抬升杆之间铰接连接有传动杆;所述的方框内侧安装有数个沿前后方向的闸门,所述的炒锅的前、后侧壁上分别设有对应的闸门插槽,所述的闸门能在闸门插槽内上、下移动。
所述的联合制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整形机包括有支架,所述支架下方安装有炉灶,所述支架上端安装有数个竖向滑槽,所述的滑槽内滑动配合有升降杆,所述升降杆上端设有顶置弹簧,所述顶置弹簧上放置有整形锅,所述整形锅上设有出茶门,所述出茶门旁边设有升降把手;所述的升降杆侧壁上安装有竖向的齿条,所述的支架上安装有升降轴,所述的升降轴端部安装有手柄,升降轴上安装有齿轮与所述的齿条啮合;所述的整形锅内安装有轴,所述的轴连接有数个支杆与数个顶部带有限位块的导杆,所述的左、右相邻的支杆端部活动连接有踏板,所述的踏板与轴之间连接有弹簧;所述的导杆上套装有弹簧,弹簧上方的导杆上滑动套有连杆,左、右相邻的连杆端部之间连接有炒杆。
所述的联合制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炒锅锅底沿槽向均有一条凸棱,所述凸棱的一端为斜坡形面,另一端为弧形面。
所述的联合制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整形机的炉灶内设有与炒茶机炉灶内的相通的热风管,所述热风管一端与鼓风机相连接,另一端连接到可用百页式烘干机内部或履带式烘干机内部,可以配套各种烘干设备的热源。
所述的联合制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炒茶机的炉灶内的热风管为螺旋管。
其原理是:当手柄左右摆动时,所述的转轴带动拐臂运动,然后拐臂带动抬升杆运动,所述的抬升杆、通过顶杆和传动杆带动方框上下移动,同时方框的闸门沿闸门插槽上下滑动,实现打开或关闭,当闸门开启时,经炒制加工后的茶叶由于惯性可以自动先后进入炒锅的出口处设有向下倾斜的出茶箕中。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采用上下升降式的闸门和自动整形机结构,解决了已有的茶叶输送控制装置中的开启门向后翻起,阻挡茶叶向外射出,卡茶叶,导致能源的浪费,同时炒出茶叶没有形状,还要经过人工处理,费时费力,而且整形效果不理想,而影响了茶叶的价值的问题,实现了山区小规模制作茶叶的炒制自动化操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输送装置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宣城市和鑫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未经宣城市和鑫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8761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防翘防溅水人行道板
- 下一篇:气流振动给棉装置用给棉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