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离心球墨铸铁管水泥内衬的快速养生设备无效
申请号: | 200920187691.5 | 申请日: | 2009-09-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05981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16 |
发明(设计)人: | 王桂生;连献功;赵和平;陈江涛;李亚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芜湖新兴铸管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28B21/92 | 分类号: | B28B21/92 |
代理公司: | 芜湖安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07 | 代理人: | 蒋光恩 |
地址: | 241002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离心 球墨铸铁 水泥 内衬 快速 养生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冶金工业生产的技术领域,涉及离心球墨铸铁管的生产制造工艺技术,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离心球墨铸铁管水泥内衬的快速养生设备。
背景技术
在铸管生产行业中,使铸管水泥内衬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一定强度,涂衬完的管子要进行养生。
目前,如果铸管水泥内衬通过自然养生的方式进行,要达到内衬抗压强度50Mpa,则养生周期需要达到28天,才可达到强度要求。
由于铸管需求量大,企业生产节奏快,通过自然养生的方法进行水泥内衬养生操作,存在问题是:首先,企业没有足够的场地进行大批量自然养生;其次,生产周期长,导致企业的生产成本增加,自然养生的经济效益很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第一个问题是提供一种离心球墨铸铁管水泥内衬的快速养生设备,其目的是实现离心球墨铸铁管水泥内衬的快速养生,提高铸铁管的生产效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本发明所提供的离心球墨铸铁管水泥内衬的快速养生设备设有养生炉体、养生炉盖,所述的铸铁管置于养生炉体内;所述的养生炉体的开口朝上,所述的养生炉盖盖住该开口;在所述的养生炉体上设蒸汽管道,所述的蒸汽管道从养生炉体的外部通入内部,其蒸汽出口设在炉内底面。
在所述的蒸汽管道上位于所述的养生炉体的管路上,设蒸汽阀门。
在所述的蒸汽管道上位于所述的蒸汽阀门的进汽端的管路上,设蒸汽管道压力表。
在所述的养生炉体外设温度数显表,在所述的养生炉体内设测温探头,所述的温度数显表和测温探头通过温度信号传感线路连通。
所述的养生炉体顶部的养生炉盖,使用内部添加了保温材料的钢板结构,对养生炉体炉口进行密封。
所述的养生炉体内设有温湿度检测仪。
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第二个问题是提供离心球墨铸铁管水泥内衬的快速养生工艺,其发明目的与上述技术方案是相同的。所提供的离心球墨铸铁管水泥内衬的快速养生工艺,在离心球墨铸铁管内表面的水泥内衬进行养生,提高水泥内衬抗压强度。其技术方案是:所述的快速养生工艺的步骤如下:
步骤a)、离心球墨铸铁管内表面涂水泥内衬;
步骤b)、将涂衬合格后的离心球墨铸铁管放入养生炉;
步骤c)、用炉盖将养生炉封盖;
步骤d)、进行水泥内衬的自然养生;
步骤e)、通入养生蒸汽,对水泥内衬进行蒸汽养生;
步骤f)、关闭养生蒸汽,开启炉盖,水泥内衬结束。
在以上工艺步骤中:
所述的步骤d)的自然养生时间为3~6小时。
所述的步骤e)的蒸汽养生时间为6~9小时。
所述的步骤e)中的参数为:
蒸汽压力为3.5bar~4.0bar;蒸汽温度为58℃~62℃;炉内湿度为93%~97%;
上述参数为正常控制取值范围。
所述的步骤e)分为以下两个阶段:
小蒸汽养生阶段:从开始加入蒸汽,到所述的参数达到最大值,时间为1~2小时,所述的参数均从低到高均速上升;
大蒸汽养生阶段:从低压蒸汽养生阶段结束至步骤e)的结束,此时,所述的蒸汽压力、蒸汽温度、炉内湿度参数均在最大值。
以上所述的离心球墨铸铁管水泥内衬的快速养生工艺,应用于DN150的铸铁管,其工艺方法为:
对DN150的铸铁管涂衬离心后,将其吊入养生炉内,当铸铁管加满养生炉后,将养生炉盖盖好,待进行所述的步骤d)自然养生4小时后,打开蒸汽阀门,进入所述的步骤e)进行6小时的蒸汽养生,蒸汽养生前1小时为小蒸汽养生阶段,阀门从小到大缓慢打开;然后为大蒸汽养生阶段,在养生过程中对压力表进行监控,控制参数为:蒸汽压力为3.5bar;对温度数显表进行监控,蒸汽温度为58℃;用温湿度检测仪对养生炉内湿度进行检测,炉内湿度为94%;蒸汽养生结束后,将蒸汽阀门关闭,将养生炉盖吊开,待蒸汽散尽后,对水泥内衬砂浆样块强度通过抗压试验机进行检测,当压力为94.2KN时,检测得到水泥抗压强度大于50Mpa,判定产品达到抗压强度要求。
以上所述的离心球墨铸铁管水泥内衬的快速养生工艺,应用于DN500的铸铁管,其工艺方法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芜湖新兴铸管有限责任公司,未经芜湖新兴铸管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8769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连续式双卧轴混凝土搅拌机
- 下一篇:无毛茬的裁板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