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脚手架门形框架无效
申请号: | 200920187763.6 | 申请日: | 2009-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12939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23 |
发明(设计)人: | 肖柱 | 申请(专利权)人: | 巢湖皖东架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1/14 | 分类号: | E04G1/14 |
代理公司: | 安徽省合肥新安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4101 | 代理人: | 何梅生 |
地址: | 2380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脚手架 框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领域,尤其是一种用于搭建建筑脚手架用门形框架。
背景技术
在建筑业中,传统的脚手架通常是由钢管、扣件为单元结构,在搭建脚手架时,由钢管构成的横杆和立杆都是通过扣件连接来构成脚手架框体,这种脚手架在拆装和使用上存在以下缺陷:1、从施工工效方面看,由于传统脚手架是由每根钢管通过扣件连接构成的脚手架整体结构的,钢管笨重,扣件繁多,搭建和拆卸时不仅耗时费力,而且劳动强度大,施工效率低。2、从经济成本方面看,传统管脚手架,每吨钢约只能搭建52平方米,扣件每平方米约需要3.8个,用钢量大、扣件多,增加了脚手架的生产成本和运输成本;同时由于传统脚手架搭建繁琐,施工工效低,施工成本相对较高。3、从安全性能方面看,由于传统脚手架都是由钢管通过扣件搭建而成,繁多的扣件连接使脚手架整体结构的稳定性较差,而且传统脚手架中的脚踏板大多采用的竹制,安全性能低,存在一定地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为避免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搭建和拆卸方便、结构稳固,安全性能高的脚手架门形框架。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脚手架门形框架,其结构特点在于:
以顶部横杆和两侧立杆构成具有整体结构的门型框架,在所述顶部横杆与两侧立杆之间,分别设置有加固撑杆,在所述立杆的顶端延伸设置有连接管,所述立杆的底口为插管口,在所述立杆的侧部设置有扣挂斜撑杆的定位销。
与已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体现在:
1、施工工效方面:本实用新型采用具有整体结构的门型框架为单元结构,搭建与拆卸方便、快捷,施工人员劳动强度相对较低,施工工效高。
2、经济成本方面:本实用新型用钢量低,每平方米用钢量为10.5KG,扣件仅0.2个,生产成本和运输成本降低,采用门形框架为单元结构,施工工效大为提高,可节省大量施工费用。
3、安全性能方面:本实用新型结构稳固,安全性好,防护性能高,确保了施工人员的安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脚手架门形框架结构示意图。
图2是以本实用新型为单元结构搭建的建筑脚手架。
图中标号:1横杆、2立杆、3加固撑杆、4连接管、5定位销、6踏板、7斜撑杆。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参见图1、图2,经热镀锌处理的脚手架门形框架,以顶部横杆1和两侧立杆2构成具有整体结构的门型框架,在所述顶部横杆1与两侧立杆2之间,分别设置有加固撑杆3,在所述立杆2的顶端延伸设置有连接管4,所述立杆的底口为插管口,在所述立杆2的侧部设置有扣挂斜撑杆的定位销5。
以上述门形框架作为单元结构的建筑脚手架,同一层面上,是以两片门形框架平行设置,在所述平行设置的两片门形框架之间,有顶部踏板6以两端挂钩挂接在两片门形框架的横杆1之间;位于侧部的呈交叉形式的两根斜撑杆7分别是以其上的销孔套装在两片门形框架对应一侧的立杆的定位销5上;
不同层面上的门形框架是以上层门形框架的立杆底口套装在下层门形框架的连接管4上。
为了便于工作人员在门式建筑脚手架上下层间的走动,可以将加固撑杆3与立杆构成多级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巢湖皖东架业有限公司,未经巢湖皖东架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8776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门插销
- 下一篇:纵横工形结构全竹地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