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加工直槽类零件的夹具无效
申请号: | 200920188814.7 | 申请日: | 2009-08-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11292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23 |
发明(设计)人: | 董琰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万工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19/02 | 分类号: | B24B19/02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孙仿卫 |
地址: | 21522***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加工 直槽类 零件 夹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加工直槽类零件的夹具。
背景技术
槽类零件的精加工在以往的加工过程中,采用的是在立式加工中心上,用夹具将零件固定在床身,现有技术中,夹具的结构如图1和图2所示,其包括基座1、开设在基座1上端面的让位槽2、待加工工件4通过压板6、垫圈7、螺母8、紧固螺钉9以及垫块10等将其固定在让位槽2的下方基座上,在加工的时候,用小砂轮沿槽侧运动,利用砂轮径向进给,保证槽宽度要求。由于立式加工中心的本身局限性,它转速不是很高:10000n/s左右,这决定了加工零件光洁度不高;加工中心在磨槽时,因主轴不可能象内圆磨磨头那样做往复运动,造成了砂轮局部磨损,易在槽侧形成棱纹及槽锥度;砂轮磨损后修整砂轮,因修砂轮处及修完砂轮重新调整尺寸没外圆磨那么直观、方便,这些决定了加工中心效率、正品率低,而且槽尺寸保证的不是很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就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出一种可提高加工正品率从而提高工作效率的用于加工直槽类零件的夹具。
为了达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加工直槽类零件的夹具,它包括由底板以及与底板相垂直连接的侧板形成的L型基座、设置在底座上的电机、与电机的输出轴相连接的主动轮、与主动轮相固定连接的传动杆、铅直地设置在基座侧板外表面上的导板、固定设置在导板上带有加工槽的夹板,所述的传动杆透过基座的侧板与导板相固定连接,待加工工件安装在所述的夹板上,在电机的驱动下,所述的导板带动加工工件上下往复运动。
所述的夹板与待加工工件的切合面与所述的基座的侧板相平行。
所述的主动轮中心开设有端面槽,所述的传动杆通过连接柱与主动轮的端面槽相连接。
所述的主动轮上固定有用于调节传动杆的行程大小的调节螺杆和调节螺母。
所述的基座的底板上平行设置有用于支撑电机的垫板。
所述的夹板与导板之间还固定连接有支撑板。
所述的基座的底座上还垂直连接有两相对平行的筋板,且所述的筋板位于侧板的两侧。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夹具固定待加工零件,在电机的驱动下,加工零件做上下往复运动,代替立式加工中心的托板往复运动,内圆磨得磨头代替立式加工中心的主轴,这样既有了加工中心的自动往复运动,又有内圆磨磨头的高转速及往返运动的特点,这些特点,决定了砂轮磨损一致,且零件表面光洁度高,内圆磨的修磨及调整尺寸都非常直观,使零件质量和效率得到很大提高。
附图说明
附图1为现有技术中夹具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附图1中夹具的立体结构另一方向示意图;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夹具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4为附图3中的夹具的立体结构另一方向示意图;
附图5为本实用新型传动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其中:1、基座;2、筋板;3、垫板;4、电机;5、电机主轴;6、主动轮;61、端面槽;62、连接柱;63、调节螺杆;64、调节螺母;7、传动杆;8、导板;9、镶条滚柱;10、支撑板;11、夹板;12、工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3和图4所示的用于加工直槽类零件的夹具,包括L形基座1,所述的基座1具有与地平面相平行的底板、与底板相垂直设置的侧板以及位于侧板两侧且也与底板相垂直的筋板2组成,底板上设置有垫板3,电机4设置在垫板3上,为了保证电机4不受震动,垫板3与基座1的底板相平行接触,电机4的主轴5连接一主动轮6,主动轮7与传动杆7相连接,传动杆7透过侧板与可上下滑动地设置在其上的导板8相连接,导板8与侧板的滑动连接通过设置在其之间的镶条滚柱10实现。在导板8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板10、支撑板10上固定连接有开有加工槽的夹板11,待加工工件12固定在夹板11上,从而当电机4启动,驱动主动轮6高速旋转,在主动轮6的带动下,传动杆7作上下往复运动,从而使得导板8随着作往复运动,固定在其上的加工工件12也随着作往复运动,因此,保证了开槽过程中,磨头往复运动,从而使得砂轮磨损一致,修磨及调整尺寸都非常直观,使得零件的质量和效率得到很大的提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万工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江苏万工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8881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动防堵分离器
- 下一篇:钕铁硼无心磨导轮改善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