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密封食品盒无效
申请号: | 200920189753.6 | 申请日: | 2009-07-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32893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31 |
发明(设计)人: | 沈招娥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招娥 |
主分类号: | B65D77/32 | 分类号: | B65D77/32;B65D77/20;B65D43/02;B65D55/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5032浙江省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密封 食品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食品盒,尤其涉及一种密封食品盒。
背景技术
很多食品在出售时都是密封包装的,如采用塑封袋、密封的食品盒等进行包装。
食品盒通常采用在盒盖和盒身之间设置可撕开的密封条的方式进行密封,这种密封条环绕盒盖一圈,在末端设置一个可供拿捏的把手,需打开食品盒时,捏住把手,用力撕开密封条即可。但由于把手较小,不能很好的受力,尤其是当手比较湿时,摩擦力变小,使得密封条的撕开很费力,不容易撕开,较为不便;还经常出现把手拉断或密封条撕到一半后折断的情况,此时,盒盖就无法打开,除非借用剪刀或其它利器等将密封条剪开或割断,非常麻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可以很方便的撕开密封条的密封食品盒。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
一种密封食品盒,包含盒盖、盒身,所述盒盖底端与盒身顶端间连接有可撕开的密封条,所述密封条的一端连接有拉环,这样,需打开食品盒时,只需勾住拉环,向密封条撕开方向拉动,即可撕开密封条,由于拉环比较容易受力,使得密封条的撕开比较省力和方便。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密封条与拉环连接处的材料比其它部位的材料厚,防止在撕开密封条时,拉环或密封条被拉断。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密封条的长为盒盖底面周长的1/3~2/3,减少密封条被拉断的几率。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盒盖上,密封条中心的对应位置处,设置有凸沿,可通过扳动凸沿打开盒盖。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盒盖上,凸沿的相对一侧,设置有连接盒盖与盒身的连接带,盒盖打开时,还通过连接带连接于盒身上,不必另寻地方放置。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盒盖底端与盒身顶端间未设置密封条处通过可撕开的撕裂线进行连接。保证盒盖与盒身的密封,需打开盒盖时,先撕开密封条,然后扳动并打开盒盖,撕裂线被顺势撕开,盒盖即可完全打开。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外形美观大方,勾住拉环向密封条撕开方向拉动,密封条可以很容易被撕开,打开盒盖方便省力。
(2)密封条和拉环的连接端部材料较厚,可有效防止其被拉断。
(3)密封条设置为盒盖底面周长的1/3~2/3,减少密封条在撕开过程中被拉断的几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密封食品盒打开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的H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参见附图1~3,一种密封食品盒,包含盒盖1、盒身2,所述盒盖底端与盒身顶端间连接有可撕开的密封条3,所述密封条3具有两个端部,其中一端连接有拉环4,这样,需打开食品盒时,只需勾住拉环4,向密封条撕开方向拉动,即可撕开密封条3,由于拉环4比较容易受力,使得密封条3的撕开比较省力和方便。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密封条与拉环连接处5的材料比其它部位的材料厚,防止在撕开密封条3时,拉环4或密封条3被拉断。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密封条3的长为盒盖底面周长的1/3~2/3,进一步减少密封条3被拉断的几率。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盒盖1上,密封条中心的对应位置处,设置有凸沿6,可通过扳动凸沿6打开盒盖1。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盒盖1上,凸沿6的相对一侧,设置有连接盒盖1与盒身2的连接带7,盒盖1打开时,还通过连接带7连接于盒身2上,不必另寻地方放置。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盒盖底端与盒身顶端间未设置密封条处通过可撕开的撕裂线8进行连接。所述撕裂线8厚度很薄,当受到外力作用时,很容易被撕裂。撕裂线8上下两端分别连接着盒盖1与盒身2,可保证盒盖1与盒身2的密封性,需打开盒盖1时,先撕开密封条3,然后扳动并打开盒盖1,撕裂线8被顺势撕开,盒盖1即可完全打开。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密封条3的长为盒盖1底面周长的1/3~2/3。若密封条3的长度太长,则撕开密封条3时,密封条3被撕断的几率增大;若密封条3的长度太短,则虽然很容易被撕开,但撕开后撕裂口很小,接下来,就需要用较大的力来扳动并打开盒盖1,使撕裂线8被撕开,本实施例中采用的密封条3,其长度为盒盖1底面周长的1/3~2/3,很好的解决了上述矛盾,既能比较顺利的撕开密封条3,也能很方便的撕开撕裂线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招娥,未经沈招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8975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