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保护端子的蓄电池槽盖有效
申请号: | 200920189885.9 | 申请日: | 2009-07-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78353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19 |
发明(设计)人: | 张天任;方明学;高根芳;朱健;宋文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天能电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04 | 分类号: | H01M2/04;H01M2/10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24 | 代理人: | 胡红娟 |
地址: | 313117***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保护 端子 蓄电池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蓄电池槽盖,尤其涉及一种保护端子的蓄电池槽盖。
背景技术
铅蓄电池在生产的过程中,往往会以堆叠码放的状态进行搬运周转。现有的铅蓄电池,在堆叠码放时往往需要将端子位置空出来,因为端子比槽盖的水平面要高,堆叠后很容易因堆叠码放不齐或码放层数过高,而造成蓄电池摔跌下来,损坏电池的外观,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另外由于其接线端子在未加保护的状态下,极易被碰撞导致变形,在运输的过程中,同样也会由于蓄电池的叠放时下部蓄电池要承受上部蓄电池的压力,如果保护电池的泡沫在长途的运输过程中,因压缩变形而失去对端子的保护作用,接线端子也易被挤压变形,造成电池端子高低不一,影响电池的外观。
接线端子被碰撞或者挤压的同时,很容易将端子胶振裂,使底胶有所松动,造成接线端子与电池内部极柱焊接不牢,致使蓄电池在充放电循环使用的过程中端子烧坏及内部硫酸向端子外渗出的现象,即通常所说的“爬酸现象”。因硫酸有很强的腐蚀性,渗出来的硫酸在铅蓄电池使用的过程中,易对用户人身产生伤害,造成损失财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安全性高、结构简单的保护端子的蓄电池槽盖。
一种保护端子的蓄电池槽盖,包括顶面设有两接线端子的盖体、与盖体顶面的凹槽密封配合的密封盖片,凹槽底面设有若干注液孔,所述的盖体顶面向上拱起形成含纳整个凹槽的凸块,相应地盖体背面形成一凹腔;所述的凸块顶面高于两个接线端子,且靠近接线端子的一侧向外延伸形成一将两个接线端子隔离开的隔块。
所述的凸块为长方形,凸块上有两侧侧沿与两个接线端子的连线平行,其余两侧向外延伸形成两凸耳,每个凸耳相对凹槽的一侧侧壁内凹形成一扣手槽,如此设计便于转移蓄电池。
所述的扣手槽的截面为长方形,高度为2~3.2cm,长度为5~8cm,便于抓牢蓄电池,避免其脱手摔坏。
本实用新型保护端子的蓄电池槽盖的盖体顶面向上拱起形成含纳整个凹槽的凸块,且相应地在盖体背面形成一凹腔,凸块的顶面高于两个端子,这种结构在增加蓄电池内部有效空间、提高产品质量的同时,利用凸块及凸块一侧的隔块形成的半包围结构将接线端子保护起来,避免接线端子被挤压或被撞击而导致的变形。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蓄电池槽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蓄电池槽盖盖体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所示盖体的A-A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所示,一种保护端子的蓄电池槽盖,包括顶面设有两个接线端子8的盖体1、与盖体1顶面的凹槽3密封配合的密封盖片2,凹槽3底面设有六个注液孔9,盖体1顶面向上拱起形成含纳整个凹槽3的凸块4,相应地盖体1背面形成一凹腔10,增加了蓄电池内部空间。
凸块4为与盖体1形状相适应的长方形,其有两侧侧沿与两接线端子8的连线平行,其余两侧向外延伸形成两个凸耳5,两个凸耳5相对凹槽3的一侧侧壁内凹形成一扣手槽6
凸块4顶面高于两个接线端子8,靠近接线端子8的一侧向外延伸形成一将两接线端子8隔离开的隔块7。使得接线端子8在隔块7和凸块4围成的半包围结构中,免于被损坏。
扣手槽6截面为长方形,高度为2.5cm,长度为7cm,便于使用者抓牢蓄电池,避免其脱手摔坏。当然也可以根据需要调整扣手槽6的截面大小和形状,一般高设置在2~3.2cm,长设置在5~8c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天能电池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天能电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8988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变频智能混水装置
- 下一篇:椭圆式低损耗电力变压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