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进气歧管压力传感器通配接头无效
申请号: | 200920190270.8 | 申请日: | 2009-08-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35707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7-28 |
发明(设计)人: | 朱建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朱建明 |
主分类号: | G01L19/00 | 分类号: | G01L19/00 |
代理公司: | 杭州之江专利事务所 33216 | 代理人: | 朱枫 |
地址: | 321100 浙江省兰溪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歧管 压力传感器 接头 | ||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创造涉及传感器,具体涉及一种进气歧管压力传感器通配接头。
(二)背景技术
汽车传感器是汽车电子技术领域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
目前中国动力系统传感器市场多由国外电子控制系统厂商所占据。汽车传感器对整车厂而言,是二级配套产品,必须以系统形式进入整车厂配套。当中国发动机电子控制系统由国外进口时,其相应配套的传感器也同时进口到中国,其中较著名的博世与德尔福。我国传感器企业生产技术和生产规模目前难于达到汽车产业高新技术的要求,自行配套的传感器只是一些低档的产品。而我国目前生产的汽车传感器基于国外公司多品种来生产,缺乏汽车传感器标准制定技术,无法使我国的传感器生产进入主流市场。整合同功能汽车传感器,研究开发出在安装配合能兼容的结构件,能极大降低传感器的使用成本和汽车整车厂的配套成本,形成我国开放的汽车传感器统一标准,使得国内企业能更多的参与生产,形成自主知识产权占主要的产品。
(三)发明内容
本发明创造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使得同功能汽车传感器能兼容的进气歧管压力传感器通配接头。
本发明创造的技术方案是:进气歧管压力传感器通配接头,其特征在于,进气歧管压力传感器通配接头为中空的圆柱体,直径为D,圆柱体外有两圈突出的防滑凸头M,中间有个空洞,空洞和圆柱体存在偏心距d,空洞下大上小,下面的直径D1与基本传感器的探头直径相同,上面的小孔直径D2与基本传感器的密封圈槽直径相同。
将本发明创造安装在一种常用的基本传感器上,由于有了偏心距d,可使其圆心距(探头和固定孔圆心的距离)L和传感器探头直径D与目标传感器的圆心距L和传感器直径探头D相同,就可以替代同功能的其它型号汽车传感器。
本发明创造的积极效果:
1,本项目的应用,可以形成汽车传感器整个国内行业的标准,减少企业的开发研究费用,降低产品成本,并可以兼容国外已生产的同类产品,取代国外产品。
2,汽车传感器的市场有134亿美元,只有在产品标准化实施上才能打破国外公司的垄断,我国的汽车传感器生产才能更大地占有市场。
3,本项目的推行后,实施的技术难度小,可以在现有企业的产品设计中符合电性能和装配性能要求就可以,产业化完全可行。
(四)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发明创造主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发明创造仰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3为基本传感器主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4为基本传感器俯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5为基本传感器装上本发明创造后主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6为基本传感器装上本发明创造后俯视结构示意图
(五)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
进气歧管压力传感器通配接头,其特征在于,进气歧管压力传感器通配接头为中空的圆柱体,直径D为18,圆柱体外有两圈突出的防滑凸头M,中间有个空洞,空洞和圆柱体存在偏心距d为2,空洞下大上小,下面的直径D1为12与基本传感器的探头直径相同,上面的小孔直径D2与基本传感器的密封圈槽直径相同。
将本发明创造安装在一种F 00C 3G3 004-170传感器上,由于有了偏心距d为2,可使其圆心距(探头和固定孔圆心的距离)L从20变为18,传感器探头直径D从12变为18,与目标传感器的圆心距L和传感器探头直径D相同,就可以替代同功能的其它型号汽车传感器。
例如:进气歧管压力传感器F 00C 3G3 004-170,0 261 230 013,0 261 013 011都是用MEMS微机电集成技术,使感应的进气压力值和电压输出成线性关系输出的进气歧管压力传感器,三者之间的不同点是结构不同。进气歧管压力传感器F 00C 3G3 004-170的探头直径D1为12、圆心距L为20,装上直径D为18和d为2的本通配接头后,可使其D变为18、L变为18,与0 261 230 013和0 261 013 011上的安装参数相同,从而可使F 00C 3G3 004-170替代0 261230 013和0 261 013 011进气歧管压力传感器,这样就可减少企业的开发研究费用,降低产品成本,并可以兼容国外已生产的同类产品,取代国外产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朱建明,未经朱建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9027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扩展高度和容积的节能型杯碗
- 下一篇:健康提醒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