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打火机无效
申请号: | 200920190989.1 | 申请日: | 2009-08-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76052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19 |
发明(设计)人: | 蒋志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楼国良 |
主分类号: | F23Q2/16 | 分类号: | F23Q2/16;F23Q2/173;F23Q2/34 |
代理公司: | 浙江翔隆专利事务所 33206 | 代理人: | 戴晓翔;张建青 |
地址: | 315313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打火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点火器具,具体地说是一种打火机。
背景技术
传统的打火机,一般通过壳体内壁与套在出气阀上的套体下部焊接,使套体固定在壳体内壁上,打火机在跌落过程中,由于调火环露在外面,会直接与地面发生碰撞,由于外力的作用点在调火环上,外力的力臂为调火环与焊接处之间的距离,产生的力矩较大,多次跌落容易使套体下部与壳体内壁之间发生焊点松动,损坏打火机,从而导致打火机漏气。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套体与壳体内壁焊接牢固的打火机,以防止套体的下部与壳体之间发生焊点松动,避免打火机漏气。
为此,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打火机,包括壳体、置于壳体内的出气阀和套在出气阀上的套体,壳体内壁与套体下部焊接形成主焊点,其特征在于:壳体内壁与套体上部焊接形成副焊点。本实用新型在现有打火机具有主焊点(即壳体内壁与套体下部焊接形成的焊点)的基础上,新增了副焊点,外力直接作用在副焊点上,副焊点缩短了外力的力臂,减小了外力的力矩,使套体上部与壳体内壁之间不易发生焊点松动,副焊点对主焊点进行保护,使主焊点不受到外力作用,避免了打火机漏气。
上述的打火机,套体上端边缘可形成一圈副焊接凸台,凸台在套体焊接时能自动导准中心,通过副焊接凸台与壳体内壁焊接,形成一圈副焊点,确保焊接更为牢固。
上述的打火机,套体上端边缘也可形成多个呈周向分布的副焊接凸块,凸块在套体焊接时能自动导准中心,通过副焊接凸块与壳体内壁焊接,形成多个副焊点,确保焊接更为牢固。
上述的打火机,安装在出气阀上的调火环的调节部开有一通孔,外力作用在调火环上时,该通孔给调节部的形变提供了空间,从而对作用在调火环上的外力起到缓冲作用,外力不易损坏调火环。
本实用新型在现有打火机具备主焊点的基础上,新增了副焊点,套体上部与壳体内壁之间不易发生焊点松动,且副焊点对主焊点进行保护,主焊点不受到外力作用,避免了打火机漏气。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套体的结构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套体的结构放大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调火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2所示的打火机,壳体1内置有出气阀2,套体3套在出气阀2上,套体3上端边缘形成一圈副焊接凸台4,通过这一圈副焊接凸台4使壳体内壁与套体上部焊接,形成一圈副焊点5。套体下部与壳体内壁焊接,形成主焊点6。调火环的调节部开有一通孔8,如图5所示。
实施例2
如图3-4所示的打火机,壳体1内置有出气阀2,套体3套在出气阀2上,套体3上端边缘形成多个焊接副凸块7,通过这些焊接副凸块7使壳体内壁与套体上部焊接,形成多个副焊点5。套体下部与壳体内壁焊接,形成主焊点6。调火环的调节部开有一通孔8,如图5所示。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楼国良,未经楼国良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9098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单盲孔道的水冷回路装置
- 下一篇:治疗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中药汤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