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冷旋压皮带轮无效
申请号: | 200920191183.4 | 申请日: | 2009-08-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75289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19 |
发明(设计)人: | 木寿金;余秋华;洪军;张祖银;王显安 | 申请(专利权)人: | 温州市南亚汽车配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55/40 | 分类号: | F16H55/40;B21D53/26;B21D22/14 |
代理公司: | 温州高翔专利事务所 33205 | 代理人: | 陈乾康 |
地址: | 3250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冷旋压 皮带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皮带轮,尤其涉及一种其轮毂在旋压机上进行冷旋压加工的单级同轴多楔式皮带轮。
背景技术
皮带轮是机械传动中最常见的传动部件,一般由轮缘、幅板和轮毂三部份组成,有平皮带传动和V皮带传动等传动形式。平皮带传动皮带轮,具有过载会打滑,使用安全保护、柔性好等优点,当传动比不准确,精度不高,而且使用时间长,天气炎热时平皮带会自己伸长,也会打滑,产生功率损失。V型皮带传动皮带轮,设有多条平带槽,具有传动功率大的优点,但由于每根皮带是单独的,不是联体的,各根皮带伸缩率不一样,耐磨程度也不一样,所以使用时的功率难以达到设计标准的功率,精度不高。
随着社会进步,诸如车用空调压缩机等现代产品对其使用的皮带轮的结构以及精度等技术性能提出更高的标准和要求,因此需要对现有皮带轮的结构进行改进,提供高精度、高性能的皮带轮,以适应现代高端产品的要求。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皮带轮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由冷旋压技术一体化加工的单级同轴多楔式皮带轮,以适应现代高端产品对皮带轮的要求。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冷旋压皮带轮,所述皮带轮为单级同轴多楔式皮带轮,包括轮缘、轮幅和轮毂,所述轮缘上开有多条多楔式V型槽,每一条V型槽的有效直径中心与轮毂的轴孔中心同心,每条V型槽左右对称,并且其中心线与轮毂中心轴线相垂直,所述轮缘、轮幅和轮毂由薄钢板在旋压机上一体冷旋压成型。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有益效果是:1、由于上述单级同轴多楔式皮带轮的每一条V型槽的有效直径中心与轮毂的轴孔中心同心,每条V型槽左右对称,并且其中心线与轮毂中心轴线中心相垂直,而且轮缘、轮幅和轮毂由薄钢板在旋压机上一体冷压成型,从而精度高、运转平稳,既具有平带轮柔软性好的优点,同时具有V带轮传动功率大的优点,同时又能吸收冲击及振动,较之链条及齿轮传动运转安静,噪声小。2、采用薄板整体旋压轮毂皮带轮,同焊接加工方法相比,克服了因焊接所带来的变形、疲劳断裂,大大的提高了疲劳强度,同时,旋压轮毂经旋压后增大了材料的密度,从而提高了零件的使用性能;同传统的铸铁皮带轮相比,具有材料省(节省70%以上),节约能耗,无环境污染,生产效率高,造价低,所加工出来的产品外形美观、重量轻、转动惯量小、平衡性能好、噪声低,吸收冲击和振动性能好等优点。3、在一台专用旋压机上整体加工,不需多次装夹调模,实现一次装夹成型,从而保证皮带轮的轮缘和轮毂的同心的精度要求。本实用新型尤其适用于汽车、拖拉机、收割机、空压机等多种机械产品。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单级同轴多楔式皮带轮一种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作为本实用新型单级同轴多楔式皮带轮一种实施例,,包括轮缘1、轮幅2和轮毂3,轮缘1上开有多条多楔式V型槽1.1,每一条V型槽1.1的有效直径中心与轮毂3的轴孔4中心同心,每条V型槽1.1左右对称,并且其中心线与轮毂中心轴线相垂直,所述轮缘1、轮幅2和轮毂3由薄钢板在旋压机上一体冷压成型。所述的轮缘1、轮幅2和轮毂3三者之间开有环形槽5,用于安装温控器,轮幅2上有若干个弧形槽6,弧形槽的个数视具体情况而设定,本实施例为六个弧形槽6。本实施例中,V型槽1.1的槽距为3.65±0.05mm,槽角为40°±0.5°。
上述实施例单级同轴多楔式皮带轮是在一台专用60T三工位的旋压机以及一台车床上加工成型的,专用的旋压机为现有旋压机改装而成。具体包括:a、剪板,b、落料冲孔,将4-9mm的薄钢板在冲床上冲压成圆形板材,在冲圆片的同时用曲轴压力机冲定位中心孔;c、在旋压机上用专用旋压轮将圆形板材旋压成具有轴孔的带轮幅的轮毂坯体;d、在旋压机上用专用旋压轮将带轮幅的轮毂坯体折边形成轮缘并旋压多楔齿;e、将带多楔齿轮毂坯体在曲轴压力机上冲若干个弧形槽;f、用数控车床车削轮毂的正反面;g、工序检验;h、将成型的皮带轮表面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温州市南亚汽车配件有限公司,未经温州市南亚汽车配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9118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