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胶管挤出机头无效
申请号: | 200920191203.8 | 申请日: | 2009-08-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83750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26 |
发明(设计)人: | 蒋亨雷 | 申请(专利权)人: | 蒋亨雷 |
主分类号: | B29C47/20 | 分类号: | B29C47/20;B29L2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5400 浙江省余姚市远东***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胶管 挤出 机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加工领域,具体讲是一种用于挤出机上的胶管挤出机头。
背景技术
国内多年来一直沿用调节机头挤出工艺来进行胶管的生产,这种可调挤出机头一般包括外套、调整口模、模芯,模芯固定连接在外套内,调整口模通过螺钉固定连接在外套上,调整口模内具有外径小、里径大的圆锥形孔,模芯位于调整口模的圆锥形孔内。当需要改变同一规格的胶管壁厚时,要将调整口模上与外套连接的螺钉进行调松或调紧,从而改变模芯与圆锥形孔的间隙。但是这种可调的胶管挤出机头存在着以下的缺点:
①由于胶管的壁厚是靠调节螺钉来实现的,这种人工的操作有很大的不稳定性,在生产胶管时很容易出现壁厚的偏差,导致产品合格率的降低;
②每次需要通过人工调节来调整胶管的壁厚,大大降低生产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避免出现胶管壁厚偏差、能提高产品合格率及生产效率的胶管挤出机头。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胶管挤出机头,包括外套、口模、模芯,所述的口模固定连接在外套内,所述的模芯紧配合在口模内,该挤出机头还包括定位套,所述的定位套连接在外套内,定位套位于外套内的一端抵紧在口模上。
采用这种结构后,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的优点:由于将模芯与口模通过定位套来固定连接在外套内,使模芯相对口模不能做任何调整,事先可以按照胶管的内径、壁厚直接将模芯、口模的尺寸设计成固定式,机头装配后不需要调整直接挤出胶管,从而避免出现胶管壁厚的偏差,大大提高产品的合格率;而且机头在装配后面用调整,如果换规格只须换上另一尺寸的机头进行生产即可,大大提高生产效率。
作为改进,所述的定位套螺纹连接在外套内。采用这种结构,既能保证定位套与外套的同轴度,又使结构达到最简化。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的模芯呈T形,其大直径的一端紧配合在口模内,小直径的一端与定位套的挤出口形成胶管的壁厚。采用这种结构后,使模芯与口模的配合更简单,稳定性更好。
附图说明
附图是本实用新型胶管挤出机头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外套;2、定位套;3、挤出口;4、模芯;5、口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由附图所示的本实用新型胶管挤出机头的结构示意图可知,它包括外套1、口模5、模芯4,所述的口模5固定连接在外套1内,所述的模芯4紧配合在口模5内。该挤出机头还包括定位套2,所述的定位套2连接在外套1内,定位套2位于外套1内的一端抵紧在口模5上。所述的定位套2螺纹连接在外套1内。所述的模芯4呈T形,其大直径的一端紧配合在口模5内,小直径的一端与定位套2的挤出口3形成胶管的壁厚。
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以上具体实施中所述的结构,其中定位套2还可以采用螺钉连接的方式固定连接在外套1上。这变化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蒋亨雷,未经蒋亨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9120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组接式玻璃纤维电缆桥架
- 下一篇:气化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