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白蚁监测控制箱有效
申请号: | 200920191294.5 | 申请日: | 2009-08-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79765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26 |
发明(设计)人: | 叶贤水;陈永儿;杨梦毅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市萧山区白蚁防治研究所职工技术协会 |
主分类号: | A01M1/10 | 分类号: | A01M1/10;A01M1/02 |
代理公司: | 杭州浙科专利事务所 33213 | 代理人: | 吴秉中 |
地址: | 3112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白蚁 监测 控制箱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白蚁防治装置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效果好且环保的白蚁监测控制箱。
背景技术
白蚁是世界五大害虫之一,个体虽小,其危害却几乎涉及到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人们的衣、食、住、行和用无不遭受其害,对房屋建筑、水库堤坝、山林果园、通讯设备等的为害尤为严重。白蚁为害物体都是隐蔽进行的,不易被人发现,被危害物体的表面形似完好,里面却是千疮百孔,一旦发现已造成重大损失。白蚁每年造成数以亿计的经济损失,对人类的生命安全也有一定负面影响。现有的白蚁防治技术主要是液剂法和粉剂法,液剂法使用大量的杀虫剂对环境进行全面喷洒,使用药液多,对环境污染较大,粉剂法需将粉剂直接喷施在白蚁身上效果才好,如果在喷洒时白蚁躲藏起来,或活动的白蚁个体数量较少,则无法进行有效的防治。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白蚁监测控制箱的技术方案,无需喷施液剂,对于白蚁个体活动少的场所亦可诱出大量白蚁。
所述的白蚁监测控制箱,其特征在于包括底盒和与底盒配合设置的顶盖,底盒底部设置蓄水沟,蓄水沟上方配合设置防水淹架,防水淹架上放置一组饵木,防水淹架中心设置一字孔,活动提杆通过一字孔与防水淹架插接配合,活动提杆将饵木分隔于两侧。
所述的白蚁监测控制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盒为长方体或正方体,长度10~30cm,宽度10~30cm,高度5~15cm。
所述的白蚁监测控制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盒的底面、侧面上设置通孔。
所述的白蚁监测控制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蓄水沟上设置溢水口,蓄水沟长度10~30cm,宽度0.5~15cm,高度在0.5~10cm,蓄水沟上溢水口宽度0.1~30cm。
所述的白蚁监测控制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淹架的垂直高度为0.5~10cm,防水淹架上设置排水孔。
所述的白蚁监测控制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活动提杆为“工”字形。
所述的白蚁监测控制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顶盖边长大于或等于底盒边长,顶盖中心设置金属片。
所述的白蚁监测控制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饵木两两平行,饵木数量为2~20个。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合理,成本低,使用方便,无需喷施液剂,对于白蚁个体活动少的场所亦可诱出大量白蚁,对环境没有污染,且可重复使用,使用寿命长,应用范围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分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底盒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底盒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防水淹架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顶盖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盒,2-防水淹架,3-活动提杆,4-顶盖,5-饵木,6-蓄水沟,7-溢水口,8-通孔,9-排水孔,10-一字孔,11-金属片。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所示的白蚁监测控制箱,包括底盒1和与底盒1配合设置的顶盖4,底盒1为长方体或正方体,长度10~30cm,宽度10~30cm,高度5~15cm,顶盖4边长大于或等于底盒边长,顶盖4中心设置金属片11。底盒1的底面、侧面上设置通孔8。底盒1底部设置蓄水沟6,蓄水沟6上设置溢水口7,蓄水沟6长度10~30cm,宽度0.5~15cm,高度在0.5~10cm,蓄水沟上溢水口7宽度0.1~30cm。蓄水沟6上方配合设置防水淹架2,防水淹架2的垂直高度为0.5~10cm,防水淹架2上设置排水孔9,防水淹架2中心设置一字孔10,活动提杆3通过一字孔10与防水淹架2插接配合,活动提杆3为“工”字形,插入一字孔10中旋转90°后可与防水淹架2卡牢将其提起。
安装时,将防水淹架2放置在底盒1内设置的蓄水沟6上,防水淹架2上放置一组饵木5,饵木5两两平行,饵木数量为2~20个,然后将活动提杆3插入防水淹架2上设置的一字孔10内,活动提杆3将饵木5分隔于两侧,然后将顶盖4盖在底盒1上。
使用时,首先判断白蚁的活动和可能活动的区域,然后将本装置安装在该区域的土壤中,安装时装置需要完全埋设于土壤中,顶盖4的上方需覆盖1~10cm压实的土层,并在地面上做好显而易见的记号,方便检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市萧山区白蚁防治研究所职工技术协会,未经杭州市萧山区白蚁防治研究所职工技术协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9129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光源
- 下一篇:用于在过程管线中流动的介质的测量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