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粘胶脱泡桶导流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920191661.1 | 申请日: | 2009-08-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73625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19 |
发明(设计)人: | 陈斌;叶华东;陈建新;陈苗烽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虞大兴锅炉容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1D1/10 | 分类号: | D01D1/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2352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粘胶 脱泡 导流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粘度液体脱除气泡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粘胶脱泡桶导流装置。
技术背景
粘胶纤维,包括粘胶长丝、短丝、玻璃纸等。生产过程主要为原液生产、纺丝(纸)及后处理。原液生产包括制胶、过滤、脱泡、熟成等工序,其中脱泡工序是一道至关重要的工序,如果脱泡效果不好,粘胶中会夹杂气泡不仅影响过滤而且会造成气泡丝(纸),严重时甚至造成生产中断,使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降低。目前大多数企业采取静止脱泡方式,即粘胶静置在密封压力容器内,在真空环境下,粘胶中的气泡逐渐逸出。通常脱泡桶有效容积为3000升,一桶粘胶脱泡至完全符合工艺要求需要至少十多个小时,显然生产效率不高,在生产量大时,需增加静止脱泡桶的数量,否则脱泡工序会成为生产中的瓶颈。有的企业为了加快脱泡速度,将脱泡桶身设计成一定锥度,此时粘胶进胶过程中粘胶会沿桶壁铺展,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单位容积粘胶泡面积。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对有锥度脱泡桶的一种改进,提出一种粘胶脱泡桶导流装置。
本实用新型由挂脚、导流板、溢流板、搭脚组成,其特征是导流板为扇形,导流板除长弧边,其余三边90°折边,长弧边设搭脚,搭脚搭靠在脱泡桶对应位置固设的支脚上,导流板上设弧形溢流板,挂脚一端焊接导流板,另一端通过螺钉与脱泡桶连接。
所述导流板与挂脚夹角α为120~150°。
所述导流板斜置于脱泡桶粘胶进口正下方,导流板长弧边距离脱泡桶壁4~6mm。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是:使进入脱泡桶的粘胶不断铺展开来,使单位容积粘胶脱泡面积增大,同时溢流板对粘胶中的气泡有一定的破泡作用,因而脱泡效率大大提高,而且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经久耐用。
附图说明
图1是粘胶脱泡桶局部剖视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正视示意图
图中,1-脱泡桶,2-粘胶进口,3-人孔,4-挂脚,5-导流板,6-溢流板,7-折边,8-搭脚,9-支脚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图1、图2,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说明如下:
本实用新型由挂脚4、导流板5、溢流板6、搭脚8组成,其特征是导流板5为扇形,导流板5除长弧边,其余三边设90°折边7,长弧边设搭脚8,搭脚8搭靠在脱泡桶1对应位置固设的支脚9上,导流板5上设弧形溢流板6,挂脚4一端焊接导流板5,另一端通过螺钉与脱泡桶1连接。
所述导流板5与挂脚4夹角为120~150°。
所述导流板5斜置于脱泡桶1粘胶进口2正下方,导流板4长弧边距离脱泡桶壁4~6mm。
粘胶经粘胶进胶口2进入脱泡桶1落在导流板5上,沿导流板经溢流板6,粘胶不断铺展开来,单位容积粘胶脱泡面积增大,同时溢流板6对粘胶中的气泡有一定的破泡作用,因而脱泡效率大大提高。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经久耐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虞大兴锅炉容器有限公司,未经上虞大兴锅炉容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9166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链轮过载保护装置
- 下一篇:链条传送机构的链条自动上紧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