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锤子无效
申请号: | 200920192204.4 | 申请日: | 2009-08-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00971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09 |
发明(设计)人: | 卢旭;谭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科技学院 |
主分类号: | B25D1/04 | 分类号: | B25D1/04;B25D1/06;B25C3/00 |
代理公司: | 杭州浙科专利事务所 33213 | 代理人: | 吴秉中 |
地址: | 310023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锤子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工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方便使用者安全使用和防止物体损伤的锤子。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很多锤子仅仅只能钉钉子和起钉子,在钉钉子的时候,使用者的手很容易被锤头敲到而受伤,同时在起钉子时极易压坏和划伤物体,虽然可以在物体和起子之间掂一层布或其他物品,但是它大大减少了工作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设计提供一种方便使用者安全使用和防止物体损伤的锤子的技术方案。
所述的一种锤子,包括锤头,设置在锤头上的起钉器及与锤头固定连接的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锤头上设置与铁钉头部相应配合的铁钉槽,所述的起钉器的表面设置缓冲防滑层,所述的手柄上设置铁钉夹。
所述的一种锤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铁钉槽与铁钉头部接触的部分由磁性材料构成。
所述的一种锤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铁钉夹包括带有手指穿入孔的左右两片铁钉夹片,左右两片铁钉夹片通过连接设置的弹簧片固定设置在手柄上设置的铁钉夹槽中。
所述的一种锤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缓冲防滑层由PVC构成。
上述的一种锤子,在安全使用方面:第一种是在锤头上设置了一个可吸附铁钉的铁钉槽,使用时可以解放另一只手,不用去扶铁钉,达到间接保护的目的;第二种是在锤子手柄的部位外嵌一个可以套入拇指和食指的高硬度材料制成的铁钉夹,使用锤子时另一只手手指套入铁钉夹,钉钉子时即使锤子砸到手指,也没关系,达到直接保护的目的。
防损坏物体方面:在起钉器表面包裹一层(PVC)缓冲防滑材料,即起到了防滑抗压,保护物体表面的完好度。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有益的效果是:通过采用磁铁吸附的铁钉槽和带有手指穿入孔的铁钉夹两种方式,可以达到两种安全保护措施,缓解了人们使用锤子时的心理不适,同时在起钉器表面包裹一层(PVC)缓冲防滑材料,减小了起钉器部位与物体表面的撞击和摩擦,防止损坏物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铁钉槽的剖视图;
图4-6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参考图。
图中:1-锤头;2-铁钉槽;3-手柄;4-铁钉夹槽;5-起钉器;6-铁钉夹片;7-弹簧片。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所示,一种锤子包括锤头1、起钉器5、手柄3和铁钉夹,锤头1上设置与铁钉头部相应配合的铁钉槽2,铁钉槽2中与铁钉头部接触的部分由磁性材料构成;锤头1上设置了起钉器5,起钉器5表面包覆一层有PVC等材料构成的缓冲防滑层;锤头1下部固定连接了手柄3,手柄3上设置了铁钉夹槽4,铁钉夹槽4上嵌入了铁钉夹,铁钉夹由带有手指穿入孔的左右两块铁钉夹片6和弹簧片7构成,弹簧片7将左右两块铁钉夹片6连接在一起,并将整个铁钉夹固定在手柄3上的铁钉夹槽中。
使用方法:第一种安全钉钉子的方式:首先,取一颗铁钉,将其对准锤头1下方的铁钉槽2,放入后铁钉会被磁性的铁钉槽后壁吸附,然后把钉子钉向物体,当钉子已经钉入物体时,将锤子轻微向后拉,钉子的尾部会与磁性的铁钉槽后壁脱离,锤子向后上方提起就可以取下锤子,最后继续敲击钉子。整个敲击的过程完全不用另一只手扶钉子。
第二种安全钉钉子的方式:首先,一只手握住手柄3,另一只手的拇指和食指穿入铁钉夹的手指穿入孔,并略用力张开,向后拉将铁钉夹拉出。用铁钉夹夹取一颗铁钉对准被钉处,用锤子敲击铁钉,直到达到需要的深度。在击打钉子时即使锤子砸偏也不会直接伤到手指,手指会被金属制铁钉夹保护。
防损坏物体的起钉的方式:先将锤子倒置,用起钉器5的缺口套入钉子的尾部,然后向起钉器5相反处斜后下方搬动,取出钉子。由于起钉器5的外表包裹一层(PVC)缓冲防滑材料,可以在较软,易划伤的物体上取出钉子,同时在整个起钉过程中起钉部位与物体之间都会有一层(PVC)缓冲防滑材料相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科技学院,未经浙江科技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9220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