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微型旋动恒磁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920192634.6 | 申请日: | 2009-08-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81996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26 |
发明(设计)人: | 刘星保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星保 |
主分类号: | A61N2/08 | 分类号: | A61N2/08 |
代理公司: | 杭州浙科专利事务所 33213 | 代理人: | 吴秉中 |
地址: | 310000 浙江省杭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微型 旋动恒磁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理疗设备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能够使磁力线渗入人体的微型旋动恒磁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所知的能使磁力线渗入人体的理疗装置,采用的传动结构均为电机与磁钢分离式结构,此结构极易造成磁力线切割电机产生热量,并由于电机直径大于磁钢,造成设备体积大,且设备运转时动平衡偏差较大,直接影响磁力线的密度和走向,磁力线会紊乱,使磁钢不能短距离的接触人体,使磁力线的穿透能力大大降低。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微型旋动恒磁装置的技术方案,将永磁钢棒与电机一体连接设置,电机体积大大缩小后,大大提高了符合人体的磁场强度及磁力线的穿透能力。
所述的一种微型旋动恒磁装置,包括安装在外壳上的电机,电机上的电机驱动板连接输入电源,其特征在于永磁磁钢棒两端配合设置磁钢端盖,磁钢端盖与电机的输出轴一体式连接配合,磁钢端盖连接设置嵌入式轴,嵌入式轴两侧转动配合设置轴瓦,轴瓦与外壳卡接固定。
所述的一种微型旋动恒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永磁磁钢棒与两端配合设置的磁钢端盖紧配卡接。
所述的一种微型旋动恒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机为无刷电机。
所述的一种微型旋动恒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轴瓦为含油轴瓦。
所述的一种微型旋动恒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机驱动板上安装设置过载保护装置。
所述的一种微型旋动恒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机上配合设置电机固定件,电机固定件与外壳之间配合设置缓冲垫。
所述的一种微型旋动恒磁装置,其特征在于轴瓦与外壳之间配合设置缓冲垫。
所述的一种微型旋动恒磁装置,其特征在于外壳通过螺钉固定连接。
所述的一种微型旋动恒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缓冲垫采用橡胶合金。
上述的一种微型旋动恒磁装置,将永磁钢棒与电机一体连接设置,电机体积大大缩小后,使磁钢在3mm范围内能够直接接触人体,大大提高了符合人体的磁场强度及磁力线的穿透能力。无刷电机利用永磁钢棒作为磁源工作,并可自动调节动平衡的传动装置,旋转产生密集型蜂窝状磁力线,能够使磁力线渗入人体。本装置结构简单,易于加工、安装,使用安全、方便,耐磨度高,产品的使用寿命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外壳,2-电机驱动板,3-电机固定件,4-电机,5、5a-磁钢端盖,6-永磁磁钢棒,7-轴瓦,8-螺钉,9-嵌入式轴,10-缓冲垫。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所示,微型旋动恒磁装置包括安装在外壳1上的电机4,电机4上的电机驱动板2连接输入电源,电机4为无刷电机。电机4上配合设置电机固定件3,电机固定件3与外壳1之间配合设置缓冲垫10。
永磁磁钢棒6两端配合设置磁钢端盖5、5a,永磁磁钢棒6与磁钢端盖5、5a紧配卡接。磁钢端盖5与电机4的输出轴一体式连接配合,磁钢端盖5a连接设置嵌入式轴9,嵌入式轴9两侧转动配合设置轴瓦7,轴瓦7为含油轴瓦。轴瓦7与外壳1卡接固定,轴瓦7与外壳1之间配合设置缓冲垫10。内部安装完成后,将外壳1通过螺钉8固定连接。
在工作过程中,永磁磁钢棒6为电机4提供部分磁源进行工作,为了使整个装置启动及工作时不会由于外界的干扰而产生过载,在电机驱动板2上安装设置过载保护装置。电机固定件3与外壳1之间、轴瓦7与外壳1之间均设置橡胶合金材料的缓冲垫10,此种连接方式解决了由于设备运转时产生的动平衡问题,并在装置转动时降低热量。
该装置采用了永磁磁钢棒6与电机4一体式连接的方式,电机4的体积大大缩小后,使永磁磁钢棒6在3mm范围内能够直接接触人体,大大提高了符合人体的磁场强度及磁力线穿透能力,对人体的理疗效果明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星保,未经刘星保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9263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掘进机铲板表面防护装置
- 下一篇:快速挤干式拖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