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脱水机无效
申请号: | 200920192664.7 | 申请日: | 2009-08-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38890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8-04 |
发明(设计)人: | 毛羽康;史建民;忻静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美线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6B15/10 | 分类号: | D06B15/10;D06B23/00 |
代理公司: | 宁波诚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2 | 代理人: | 袁忠卫 |
地址: | 315201 浙江省宁波***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脱水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染色纱线的脱水机。
背景技术
制线厂漂染车间的脱水工序是生产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脱水速度快慢,脱水率好坏,可直接影响到生产的进程和产品的质量及成品的制成率。现有的脱水机是采用人工刹车装置,即在规定的时间内电机停止运行后,由于惯性的作用脱水机仍做高速转动,由于人工刹车无法确切的掌握刹车的时机,常常造成刹车过早,使刹车片和离心机摩擦增大,不仅脱水率低,而且刹车损耗率大,导致刹车寿命较短,并且给生产和维修带来麻烦。
现有一种专利号为CN200720036587.7名称为《一种脱水机》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结构,其结构包括底座,底座上有外壳,该外壳为圆筒状,其上端有筒盖。外壳底部中心有轴孔,轴孔内有轴承座,轴承座内有主轴和轴承。轴承座的上、下端分别有上盖和下盖,上、下盖上均有中心孔,主轴的上、下端分别通过该中心孔伸出在上、下盖之外。底座一侧有电机,电机的输出轴端部和主轴的下端分别有主动轮和被动轮,主、被动轮间有传动带。外壳内有转笼,该转笼亦为圆筒形,其上均布有通孔,其上端呈敞口状,其底部中心与主轴上端相固连,其四周和下端与外壳间、其上端与筒盖间均留有间距。其特点是转笼的底部为平底。采用这种脱水机,能降低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适用于对染色后的散毛、散棉、纤维等物料进行脱水。但其缺点同上述一样脱水机是通过手工操作来刹车。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结构牢固且能自动进行刹车、便于控制、刹车效果好的脱水机。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本脱水机,包括有外壳、侧面分布有通孔的转筒,所述转筒可转动地设置于外壳内,且转筒通过传动装置与设置于外壳外的电机输出轴联接在一起,在转筒和外壳的顶部分别设置有开口,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筒其底部下表面向下延伸出圆环形刹车圈,在外壳底部上设置有可扩涨和收缩的圆环形刹车轨,在圆环形刹车轨的外侧面紧贴固定有环形刹车片,当圆环形刹车轨收缩后,环形刹车片的外径略小于圆环形刹车圈内侧面的直径,当圆环形刹车轨扩涨后,环形刹车片的外表面与圆环形刹车圈内侧面紧贴相摩擦而适配在一起,所述圆环形刹车轨的两端之间可活动嵌置有椭圆形转体,并在圆环形刹车轨的两头连接有使圆环形刹车轨收缩的弹簧,所述椭圆形转体的竖向转轴与电器控制器联接在一起。
作为改进,所述转筒通过传动装置与设置于外壳外的电机输出轴联接在一起的结构选择为,转筒的中心与转轴相固定,该转轴可转动地设置于外壳的底部中,在转轴的下部固定有传动轮,该传动轮通过传动带与固定于电机输出轴上的输出轮联接在一起。
再改进,所述电器控制器包括气动电磁阀、继电器和可设定刹车参数的控制电路,所述椭圆形转体的竖向转轴与气动电磁阀相联接,且气动电磁阀通过继电器与可设定刹车参数的控制电路联接在一起。
再改进,所述继电器包括并联的延时继电器和点动继电器,延时继电器依次设定为120秒和30秒,点动继电器设定为每次10秒连续动作10次,点动4次即一共40秒。
再改进,所述外壳其顶部开口处还可设置有可打开和关闭的盖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采用转筒底部下表面向下相延伸出圆环形刹车圈,在外壳底部上设置有可扩涨和收缩的圆环形刹车轨,在圆环形刹车轨的外侧面紧贴固定有环形刹车片,当圆环形刹车轨收缩后,环形刹车片的外径略小于圆环形刹车圈内侧面的直径,当圆环形刹车轨扩涨后,环形刹车片的外表面与圆环形刹车圈内侧面紧贴相摩擦而适配在一起,所述圆环形刹车轨的两端之间可活动嵌置有椭圆形转体,并在圆环形刹车轨的两头连接有使圆环形刹车轨收缩的弹簧,所述椭圆形转体的竖向转轴与电器控制器联接在一起。这种结构优点在于脱水机通过在电器控制中输入数据,在脱水机的电机停止工作后能自动进行刹车,将脱水机的转筒停止;并且环形刹车片损耗率小,刹车使用寿命长,并且刹车时间由于电器控制调节的合理性而更短,从而脱水效率更高,减少磨损,更加合理实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立体图;
图2是图1翻面后的立图;
图3是图1竖向剖视图;
图4是图3不同角度的剖视图;
图5是图1在去掉上部外壳及转筒后圆环形刹车轨收缩后结构立体图;
图6是图1在去掉上部外壳及转筒后圆环形刹车轨扩涨后结构立体图;
图7是图5中I部的放大图;
图8是图6中II部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美线业有限公司,未经华美线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9266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超高分子量聚乙烯与钢丝复合耐磨绳
- 下一篇:电子花样机压布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