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单手用止血带无效
申请号: | 200920193441.2 | 申请日: | 2009-08-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69344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19 |
发明(设计)人: | 曾瑜 | 申请(专利权)人: | 曾瑜 |
主分类号: | A61B17/132 | 分类号: | A61B17/13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33000 江西省景德***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可单手用 止血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止血带,特别涉及一种不需要人帮助,就可单人单手使用的可单手用止血带。
背景技术
我国曾经有过2代止血带,第一代止血带应用于早期,其实所质就是一条橡皮筋,由救援者为被救者施用,使用前要用毛巾或三角巾保护皮肤,然后救援者在被救者出血部位近心端用力环扎打上活结,使用极力不便;第2代为部队装备的单手止血带,结构类似于旋紧的水管箍,由塑料质单向卡口和约3CM宽的松紧带两部分组成,使用者让松紧带环绕出血部位近心端,将塑料质单向卡口固定好,然后拉紧松紧带远端。这种止血带当需要加大压力止血时,存在塑料部件易断裂,松紧带易崩断面造成止血效果不佳的缺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使用方便、不易损坏和止血效果好的可单手用止血带。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可单手用止血带,包括止血带体,其特征在于止血带体的一端为自由端、另一端设有一开口的扣环,止血带体的一面设有自粘布,止血带体与自粘布形成一个腔袋,在腔袋内设有尼龙布条,尼龙布条一端与止血带体的自由端固定、另一端延伸出袋腔并穿过一带孔其直径小于扣环开口宽度的棒体后与扣环连接。
为了增加使用者的舒适度,在棒体下的止血带体上设有5CM宽20CM长的橡胶片。
为了使棒体卡入扣环后不易滑脱,在扣环处设置自粘布条。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上述结构,当需要止血时,将止血带环绕出血部位一圈,拉紧后通过自粘布粘好,然后旋转棒体来增加压力,直至出血完全停止后将棒体卡入扣环后用自粘布条固定,同时由于在棒体下的止血带体上设有5CM宽20CM长的橡胶片,避免了因旋紧尼龙布过度压迫皮肤引起的不适。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使用方便、不易损坏和止血效果好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A-A剖面图;
图3是图1B-B剖面图;
图4是棒体结构图。
具体实施案例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和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图中的可单手用止血带,包括止血带体1,止血带体的一端为自由端10、另一端设有一开口9的扣环2,止血带体的一面设有自粘布3,止血带体与自粘布形成一个腔袋,在腔袋内设有尼龙布条4,尼龙布条一端与止血带体的自由端固定、另一端延伸出袋腔并穿过一带孔其直径小于扣环开口宽度的棒体5后与扣环连接。
图3中所示,在棒体下的止血带体上设有5CM宽20CM长的橡胶片6。
图1所示中为了使棒体卡入扣环后不易滑脱,在扣环处设置自粘布条7。
图4为棒体结构图,棒体5开有一孔8。
以上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然而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仍可作出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方案仍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曾瑜,未经曾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9344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非接触式齿轮圆周自动定位法
- 下一篇:一种间氨基乙酰苯胺的生产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