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余胶滚压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920194331.8 | 申请日: | 2009-09-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93237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02 |
发明(设计)人: | 张守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大卓品玻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5C21/00 | 分类号: | B05C21/00;B05C11/10;B65B69/00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诚得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5209 | 代理人: | 方惠春;刘辉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门市***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余胶滚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中空玻璃打胶机的余料重复利用工具,具体说是一种余胶滚压装置,使打胶机的胶桶内的余胶通过该滚压装置转移到原料桶内。
背景技术
中空玻璃的加工中,常常要用到打胶机,打胶机的胶桶内一般用塑料袋隔开,换胶时只要拿开塑料袋换上新的即可,然而胶料因为粘稠而容易附着在塑料袋上,从胶桶上取下的塑料袋其粘着的胶料一般有两公斤以上,如果扔掉会造成了很大的浪费,目前玻璃加工厂的做法是人工把塑料袋内的胶料挤出到原料桶内,这种方式不但效率低,卫生条件得不到保证,目前还没有一种专门用于挤压塑料袋内胶料的工具。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结构合理、使用方便、效率高的余胶滚压装置,利用该装置可彻底对塑料袋内胶料进行清除。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包括支架、滚筒、手柄,其中
支架,为支撑滚轮的框架;滚筒,由一对滚筒组成,滚轮两端设置于支架上,两个滚筒之间有间隙;手柄,连接于其中一个滚筒的轴心位置,通过转动该手柄使其转动,从而带动塑料袋及另一滚筒同时转动,通过两滚筒的挤压使塑料袋内的胶料被转移到原料桶内。
进一步,所述的滚筒一个固定在支架上,另一个设置于支架两侧的条形槽内,该滚筒可在支架上移动而调节与另一滚筒的间隙。
进一步,所述的支架是由左、右侧板和连杆组成一个框架,一对滚筒设置于左右侧板之间,框架的底部连接有支腿,可以安装于原料桶的边沿,以利于挤压塑料袋时其内的胶料落入原料桶内。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如下,当打胶机要换胶时,把胶桶内的塑料袋取出,余胶滚压装置事先安置于原料桶的边沿,取下的塑料袋底部放置于两个滚筒之间,根据塑料袋而调节两滚筒的间隙,且使塑料袋的出口朝下,通过摇动手柄而转动滚筒,使两个滚筒挤压塑料袋而其内的胶料落入原料筒内,完成一次挤压后可减小两个滚筒的间隙再进行一次挤压很袋内的胶料清除彻底。
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合理、使用方便、效率高等优点,利用该装置可彻底对塑料袋内胶料进行清除。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其中,1、手柄,2、滚筒,3、支架,4、支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结构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支架3、滚筒2、手柄1,支架3为支撑滚轮的框架,是由左、右侧板和连杆组成一个框架,一对滚筒2设置于左右侧板之间,框架的底部连接有支腿4,可以安装于原料桶的边沿,以利于挤压塑料袋时其内的胶料落入原料桶内。滚筒2由一对滚筒组成,滚轮两端设置于支架3上,两个滚筒之间有间隙,滚筒的其中一个固定在支架上,另一个设置于支架两侧的条形槽内,该滚筒可在支架上移动而调节与另一滚筒的间隙。手柄1连接于其中一个滚筒的轴心位置,通过转动该手柄1使其转动,从而带动塑料袋及另一滚筒同时转动,通过两滚筒的挤压使塑料袋内的胶料被转移到原料桶内。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如下,当打胶机要换胶时,把胶桶内的塑料袋取出,余胶滚压装置事先安置于原料桶的边沿,取下的塑料袋底部放置于两个滚筒之间,根据塑料袋而调节两滚筒的间隙,且使塑料袋的出口朝下,通过摇动手柄而转动滚筒,使两个滚筒挤压塑料袋而其内的胶料落入原料筒内,完成一次挤压后可减小两个滚筒的间隙再进行一次挤压很袋内的胶料清除彻底。
以上所记载,仅为利用本创作技术内容的实施例,任何熟悉本项技艺者运用本创作所为做的修饰、变化,皆属本创作主张的专利范围,而不限于实施例所揭示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大卓品玻璃有限公司,未经厦门大卓品玻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9433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断路器及具有该断路器的系统
- 下一篇:新型五层复合底锅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