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子设备辐射电磁骚扰自动测试控制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920194354.9 | 申请日: | 2009-09-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89058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26 |
发明(设计)人: | 曹建忠;黄近秋 | 申请(专利权)人: | 曹建忠;黄近秋 |
主分类号: | G01R29/08 | 分类号: | G01R29/08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任海燕 |
地址: | 516000 广东省惠州市惠***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子设备 辐射 电磁 骚扰 自动 测试 控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设备辐射电磁骚扰自动测试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子设备辐射电磁骚扰测试自动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电磁兼容预测是指对电子产品的系统、分系统、各部件以及元器件的电磁特性进行分析、预测、合理分配各项指标要求,并在电子产品系统整个设计过程中不断对其进行修正和补充,使电子产品系统保持最佳的工作状态。随着社会需求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世界各国对电子产品的电磁兼容性要求越来越严格,各国对进口的电子产品纷纷制订了严格的电磁兼容标准,如美国的FCC(Federal Communications Commission)和ANSI C63标准、日本的VCCI标准以欧洲的EN标准等。因为各国针对进口电子产品电磁兼容制定的标准要求越来越严格,尤其是欧洲推出CE标准以后,对电子产品的抗扰度及电磁骚扰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欧美等国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发展电磁兼容事业。在这种行业形势的推动下,国内的电子产品生产企业对其电子产品的电磁兼容性日益重视,部分生产企业已经开始在其电子产品的设计和制造过程中对电子产品的电磁兼容性进行跟踪检测。按照各国电磁兼容性标准的规定,电磁兼容预测需要对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进行测试,目前各电子产品生产企业主要利用人工手动操作完成此测试内容。但对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进行测试时要测试的频率点多、步骤繁琐,通过人工手动操作完成测试速度慢且容易因人为因素影响测试结果。另外,目前本领域还没有出现一种通用性强、自动化程度高的电磁兼容测试设备,因此电子产品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大大增加了电磁兼容测试的工作难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效率高、低成本、测试结果可靠性高、通用性强且自动化程度高的电子设备辐射电磁骚扰自动测试控制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子设备辐射电磁骚扰自动测试控制装置,包括一承载待测产品的自动测试转台、立于自动测试转台旁边可上下升降的接收天线机构以及通过同轴电缆采集接受天线机构信号的频谱分析仪,自动测试转台、接收天线机构以及频谱分析仪均通过控制线路与一控制各部分协调工作的监控主机连接。
所述的接收天线机构包括一竖立的丝杆,接收待测产品电磁辐射的接收天线活动安装于丝杆的滑块上,丝杆通过步进电机驱动,步进电机与监控主机连接。所述的自动测试转台包括放置待测产品的台面,台面与一伺服电机同步转动,台面的转动方向垂直丝杆竖立方向,伺服电机与监控主机连接。所述的监控主机包括显示测试数据的显示屏以及控制步进电机和私服电机协调动作的运动控制主板。所述运动控制主板采用ARM7处理器作为主芯片,ARM7处理器和伺服电机驱动电路之间通过光耦电气隔离电路进行隔离。监控主机采用RS232近距离通讯标准并通过MAX232接口芯片与运动控制主板连接。所述频谱分析仪通过GPIB接口与监控主机连接。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通用自动部件设备协调工作代替人工操作对电子产品做电磁兼容性测试,提高测试效率和测试结果可靠性;本装置中监控主机设置有能读取和分析从频谱分析仪获得的电子设备辐射电磁骚扰信号的智能测试控制软件,使得运动控制主板根据智能测试控制软件的智能算法运算结果控制自动测试转台和天线装置运动,能快速、准确的检测电子设备辐射电磁骚扰的最大强度和发生点,提高电子设备辐射电磁骚扰测试的通用性和自动化程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曹建忠;黄近秋,未经曹建忠;黄近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9435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远程报警视频监控方法
- 下一篇:发电机氢气冷却器密封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