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焊机的节电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920194519.2 | 申请日: | 2009-09-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93597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02 |
发明(设计)人: | 张雄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大卓品玻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9/10 | 分类号: | B23K9/10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诚得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5209 | 代理人: | 刘辉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门市***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焊机 节电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焊机的节电装置,涉及焊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电焊机是耗电量较大的电器设备,而在金属焊接工艺过程中,配合焊接经常需要进行一些辅助性的动作,使得焊接机处于空载状态,电焊机空载的耗电量依然很大,根据测算空载电流能量的损耗也能达到总电量消耗的30%,白白造成电资源的浪费。
现有的节能电焊机通常在其电焊枪的握柄处加上开关,在焊接时闭合,在空载时断开,机械地控制电焊机变压器初级线圈回路的通断,从而实现电焊机节能的机械控制,不能实现自动控制。现有自动控制的电焊机节能装置大多需要通过集成芯片组成通断控制电路进行电焊机变压器的通断控制,焊接时电焊条与工件一碰上,通断控制电路则控制电焊机变压器初级线圈回路导通,电焊机开始工作,空载时自行切断电焊机变压器初级线圈回路,实现电焊机节能的自动控制,但通常电路的设计都较为复杂,需要采用集成芯片,成本较为昂贵。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焊机的节电装置,其电路结构更为简单,采用若干个继电器组成的自动开关电路,焊接时电焊条与焊件一碰上,开关自动合上,导通电焊机变压器初级线圈回路,电焊条一离开焊件,开关自动断开,切断电焊机变压器初级线圈回路,断开时间可自动调整,有效地减小了空载电流,节约能耗。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电焊机的节电装置,包括变压器(T)和自动开关电路,通过双刀开关(K)连接于电源,其中
所述变压器(T)的初级线圈一端连接于电源的一端(L2),另一端通过自动开关电路连接于电源的另一端(L1),变压器(T)次级线圈的两端分别与电焊机的焊头线和接地线相接;
所述的自动开关电路包括启动延时电路和控制电路,由继电器(J1、J2、J 3)和接触继电器(JC)组成,其中,所述的启动延时电路,包括启动电路和延时电路,并联连接于电源的一端(L1)与零线之间,其中,启动电路是由继电器(J1)的常闭触点与继电器(J3)的常闭触点串接后再与继电器(JC)的线圈串接至零线组成的回路;延时电路是由继电器(J2)的常开触点连接延时装置及继电器(J 3)的线圈串接至零线组成的回路;所述的控制电路,由两路并联连接于变压器次级线圈的两端,一路由继电器(J1)的线圈与继电器(JC)的常开触点(JC2)串接,一路由继电器(J2)的线圈经过滑动变阻器(R)与继电器(JC)的常闭触点(JC3)串接;滑动变阻器(R)用于分压,可调节继电器J2的电位;
继电器(JC)的常开触点(JC1)设置于变压器初级线圈与电源之间,双刀开关(K)与变压器(T)初级线圈相连,两个开关间设有电容器(C),通过调整电容器(C)的容量大小可以调整焊接时起弧速度。
进一步的,所述变压器(T)和自动开关电路均通过熔断器与电源相接,变压器(T)的初级线圈一端经过熔断器(F3)接于电源的一端(L2),电源的另一端(L1)一路经过熔断器(F2)接于继电器(JC)的常开触点(JC1)后再接到变压器(T)的初级线圈另一端,一路经过熔断器(F1)与双刀开关(K)相接。
所述延时电路的延时装置是启动器(S),与继电器(J2)的常开触点和继电器(J3)的线圈串接至零线。或者,所述延时电路的延时装置是时间继电器(SJ),其线圈连接于继电器(J2)的常开触点接至零线;其接触点与继电器(J2)的常开触点和继电器(J 3)的线圈串接至零线。
进一步的,所述继电器(J2)的启动电压高于继电器(J1)的启动电压。
进一步的,所述的接触继电器(JC)是交流接触继电器。所述的继电器(J1)是6V的交流继电器,继电器(J2)是36V的交流继电器,继电器(J3)是220V交流继电器。
另外,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节电装置还可用于直流焊接及氩弧焊接技术领域,采用同样的电路结构,只需更改继电器及接触继电器的规格型号,如用于直流焊接时选用不同电压的直流继电器及直流接触继电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大卓品玻璃有限公司,未经厦门大卓品玻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9451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