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超声波水雾机无效
申请号: | 200920195357.4 | 申请日: | 2009-09-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31967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7-21 |
发明(设计)人: | 潘韵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潘韵松 |
主分类号: | F24F6/12 | 分类号: | F24F6/12;F24F13/28;F24F11/02;F24F13/14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蒋康铭 |
地址: | 528400 广东省中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超声波 水雾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加湿设备,尤其是一种超声波水雾机。
背景技术
在干燥的环境下,人们常常使用到加湿设备,目前最为普遍的设备为超声波水雾机,它是采用超声波高频振荡器将水雾化后,再通过风机将水雾喷出来,以对周围环境起到加湿、降温等作用,在使用过程中,风机吹风需要吸入空气,和风扇的原理是一样的,然而目前市面上的水雾机的结构多和风扇相似,往往喷出的水雾距离短、面积小,要加大功率后才能保证较大空间的加湿;此外,由于水雾机工作时会不断吸入空气,空气中的灰尘就容易进入水雾机内,需要定期的清洁,现在市面上的大多数水雾机由于结构限制,清洗起来较麻烦,使用效果不够理想,因此有必要作出改进。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喷出的水雾效果好,结构合理,便于清洁,使用更为理想的超声波水雾机。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超声波水雾机,包括机体和水箱,机体内设有风机及雾化室,雾化室内设有超声波高频振荡器,机体后部设有进风口,其前部设有出风口,所述机体内设有连接风机的涡轮导风槽,所述涡轮导风槽后部位于进风口处,其前部连接出风口。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进风口上安装有空气过滤网。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机体上设有安装水箱的凹入安装口,机体内的雾化室与凹入安装口相邻。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凹入安装口内设有在水箱装入后顶压开启的安全开关。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雾化室与凹入安装口之间设有可拆装的清洁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涡轮导风槽引风,将水雾喷出,使得水雾喷出距离远,覆盖面积大,使用效果更好;此外,进风口上安装的空气过滤网能够过滤空气,并且方便于拆下清洁;机体上设有与水箱对应的安全开关,在插下水箱后,机器便停止工作,得以保证正常使用与安全性;另外,雾化室的清洁门可以拆下来,方便于清洁雾化室及超声波高频振荡器;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使用及清洁方便,具有很好的推广价值。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图2,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超声波水雾机,包括机体1和水箱3,机体1内设有风机4及雾化室5,雾化室5内设有超声波高频振荡器2,机体1后部设有进风口11,其前部设有出风12,所述机体1内设有连接风机4的涡轮导风槽41,所述涡轮导风槽41后部位于进风口11处,其前部连接出风12。通过涡轮导风槽41配合风机4的工作,以引风将水雾喷出,使得风机4的工作效率更高,在相同功率下其喷出的水雾距离更远,覆盖面积更大,因此具有较好的使用效果。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进风口11上安装有空气过滤网6,空气过滤网6可采用活性碳等结构,能够吸附空气中的灰尘,有效过滤空气,使得灰尘不会进入机体1内,不但保证了较好的使用效果,而且由于过滤网6方便与拆卸,使得清洁更为方便。
并且,作为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机体1上设有安装水箱3的凹入安装13,机体1内的雾化室5与凹入安装13相邻。
其中,所述凹入安装口13内设有在水箱3装入后顶压开启的安全开关31。水箱3与机体1的配合结构美观合理,在水箱3取下后,安全开关31的开关位失去水箱3顶压,则机器断电,只有在重新装上水箱3后,才能继续使用,能够保证产品的正常工作与安全使用。
并且作为优选实施方式,所述雾化室5与凹入安装口13之间设有可拆装的清洁门14。清洁门14可采用卡装,或者滑槽等结构安装,在取下水箱3后,便可拆下清洁门14,这样可以方便地清洁雾化室5及内部的超声波高频振荡器2。
此外,所述雾化室5下方设有小风机51,雾化室5上方连接导向管52,所述导向管52出口设置于出风口12下方。小风机51将水雾吹出,水雾沿导向管52输送到出风口12处,便配合风机4吹出来。
另外,所述出风口12纵向上通过转轴16安装有导风板15,机体1内相应装有连接转轴16的摆头同步电机7,这样就可方便地实现送风角度的调整。
而且,所述机体1外壁上设有绕线扣19,在不使用时,绕线扣19可用于缠绕导线,不会造成导线的散乱。
为方便于移动产品,还可在所述机体1下方前部设有万向轮17,其后部设有脚轮18,这样便可在地面上实现任意方向上的移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潘韵松,未经潘韵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9535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水产养殖、孵化、苗种培育装置
- 下一篇:投光灯灯管卡接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