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空调纵格栅叠层模具无效
申请号: | 200920195494.8 | 申请日: | 2009-09-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20038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7-07 |
发明(设计)人: | 彭志斌;李健锋;杨志杰;苏永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顺德区百年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26 | 分类号: | B29C45/26;B29C45/40 |
代理公司: | 佛山市中迪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83 | 代理人: | 薛家驹 |
地址: | 528309 广东省佛山市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空调 格栅 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空调纵格栅模具,特别是涉及一种空调纵格栅叠层模具。
背景技术
随着空调的普及,空调内塑料制品的需求也越来越大,特别是纵格栅,一台空调至少需要十几片纵格栅。然而,由于纵格栅属于细长型制品,其形状薄且细长,所以目前的纵格栅模具大多数采用一模四腔的结构。尽管一模四腔的纵格栅模具可以在一个成型周期内生产四个产品,但其仍然不能满足纵格栅的产能需要。现有的解决办法是生产若干套一模四腔的复制模具,以模具数量来补充纵格栅的产能需要。而复制模具除了增加模具生产的成本外,还将占用了较多的注塑机资源及人力资源,使纵格栅的生产成本也随之提高。因此,现有的空调纵格栅模具还有待进一步改进。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可提高制品生产效率的空调纵格栅叠层模具。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空调纵格栅叠层模具,包括顺次连接的前模、后模和模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模由前模板、带流道系统的进料板及带模腔的成型板组成,前模板、进料板和成型板顺次叠合,并以导柱连接。
所述前模板和进料板之间设有脱扣装置。
所述脱扣装置包括设在前模板上的前模顶针板、设在前模顶针板两侧的摇臂及设在摇臂上的固定块,摇臂的一端固定在前模顶针板上,另一端固定在进料板上。
所述摇臂和固定块为铰接,固定块的一端固定在前模板上。
本实用新型对现有技术的模具斜顶出机构进行改进,通过在现有的带模腔的后模上设置成型板,使模具在一个注塑周期内可成型更多的制品,除了解决了模具产能不足的问题外,还大大减少了纵格栅的模具费用,降低了生产成本。成型板和进料板之间设置脱扣装置,使模具开模时可以依次把制品顶出,省去了热流道系统,降低了模具加工成本。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最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脱扣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根据图1及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空调纵格栅叠层模具主要包括前模、后模1和模架2,前模、后模1和模架2顺次通过导柱连接。为了实现在一个注塑周期内增加制品的数量,前模前模由前模板3、进料板4及成型板5组成,前模板3、进料板4和成型板5顺次叠合,并以导柱连接。其中进料板4上设有流道系统;而成型板5上开有与后模1一致的模腔。前模板3和进料板4之间设置有脱扣装置,因此上述两板之间可以实现独立的开模动作。脱扣装置由前模顶针板6、摇臂7及固定块8组成,其中前模顶针板6设置在前模板3上;摇臂7的一端固定在前模顶针板6上,另一端则固定在进料板4上;而固定块8则设在摇臂7上,与摇臂7为活动铰链连接,固定块8的一端则固定在前模板3上。模具工作时,塑料从进料板4的流道系统进入,分别流进成型板5和后模1的模腔内成型。开模时进料板4和成型板5首先分离,然后前模板3和进料板4在脱扣装置作用下脱开,摇臂7带动前模顶针板6顶出成型板5上的制品,最后成型板5与后模1脱开,模架2内的顶针板把制品顶出模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顺德区百年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顺德区百年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9549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注塑螺杆恒温冷却装置
- 下一篇:一种接料装置及具有该接料装置的搅拌运输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