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无顶针式轴套塑料模具无效
申请号: | 200920195595.5 | 申请日: | 2009-09-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20023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7-07 |
发明(设计)人: | 彭志斌;李健锋;杨志杰;苏永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顺德区百年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33/00 | 分类号: | B29C33/00 |
代理公司: | 佛山市中迪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83 | 代理人: | 薛家驹 |
地址: | 528309 广东省佛山市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顶针 轴套 塑料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塑料模具,特别是涉及一种无顶针式的轴套塑料模具。
背景技术
目前轴套塑料模具已被广泛应用于塑料制品生产中,而为了提高生产效率,轴套塑料模具一般都设计成一模多腔的结构。虽然一模多腔的模具形式可提高塑料制品的生产效率,而现有的轴套塑料模具均需要顶针顶出机构,由于多腔模具的腔数与顶针数量是相互对应的,因而模具腔数的增加意味着顶针数量的增加。多顶针顶出机构均是顶针与顶针板的相互装配,所以顶针数量增加必然会造成模具装配精度低、尺寸误差大等问题。此外,顶针顶出机构在长时间使用后,顶针会出现磨损,模具生产时容易出现飞边,溢料等现象,大大影响了模具的使用寿命。而且各顶针的磨损程度不一致,模具维修起来十分麻烦。另外,在模具生产过程中,多顶针顶出机构会造成模具结构的复杂化,模具生产成本也随之提高。因此,现有的轴套塑料模具还有待进一步改进。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生产效率高、模具结构简单的无顶针式轴套塑料模具。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无顶针式轴套塑料模具,包括固定在前模板上的镶针、后模板及带有模腔的中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模板由两个可反向滑动的滑块组成,前模板上设有斜导柱,滑块上开有与斜导柱相适配的导柱孔。
所述后模板上开有与镶针位置相对应的镶针孔。
所述滑块上设有凸块,凸块与后模板上的滑槽相适配。
所述镶针的一端设有凸台,凸台与前模板上的安装孔相适配。
所述斜导柱与前模板为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对现有技术的轴套塑料模具进行改进,以双滑块式分体中模板代替现有的整体式中模板,并在前模板上设置斜导柱,而滑块上则设有与后模板上的滑槽相适配的凸块。该结构的轴套塑料模具在开模时,滑块在斜导柱的带动下,沿滑槽作相互反向的滑动,使模腔能顺利打开,产品即可脱出模腔,除了大大简化了产品的成型流程、提高了生产效率外,还省去了顶针系统,简化了模具的整体结构,降低了模具生产成本及维修成本。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最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根据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无顶针式轴套塑料模具主要包括镶针1、后模板2和中模板。镶针1固定安装在前模板上,其安装方式是在镶针1的端部设置凸台9,凸台9与前模板上的安装孔相互匹配,镶针1卡接在前模板上。中模板上开有模腔3,模腔3形状与尺寸与待生产制品的外形一致。中模板由两个滑块4组成,滑块4上设有凸块8,凸块8与后模板2上的滑槽相适配,组成中模板的两个滑块4可通过凸块8与滑槽的配合作相互反向的滑动。为了增加滑块4滑动的稳定性及在开模时对滑块4施加横向动力,在前模板上设有斜导柱5,斜导柱5固定在前模板上,其连接方式可以是卡接或者焊接。而滑块4上则开有导柱孔6,导柱孔6与斜导柱5相适配。后模板2上开有镶针孔7,镶针孔7与镶针1位置相对应,两者的大小也相匹配,在制品加工时可起到封胶的作用。本实用新型的无顶针式轴套塑料模具以双滑块式分体中模板代替现有的整体式中模板,除了大大简化了产品的成型流程、提高了生产效率外,这种结构的轴套塑料模具还省去了顶针系统,简化了模具的整体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顺德区百年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顺德区百年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9559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