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印刷油墨分散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920195800.8 | 申请日: | 2009-09-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93127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02 |
发明(设计)人: | 盛英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盛龙装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2C4/14 | 分类号: | B02C4/14;B02C4/30;B02C4/28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周烽 |
地址: | 311301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印刷 油墨 分散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印刷机械,是对印刷油墨的相关原料混合后进行研磨和均匀分散的装置。
背景技术
印刷油墨在使用前,需将油墨、色料、助剂等原料研磨和混合均匀,通常用搅拌机搅拌来实现。但搅拌机搅拌的均匀和细腻效果不够理想,粉状原料易在其中形成粉团,很难打散混匀。尤其是气温低的季节或地区以及高粘稠度的油墨,流动性差,更不易搅拌均匀,分散效果更差。CN2850910“油墨搅拌机上的搅拌装置”对搅拌装置略加改进,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搅拌死区的范围,但依然难脱油墨不够细腻和分散性欠佳的局面。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设计出一种不用螺旋桨式搅拌器搅拌的、核心部件是利用印刷业废弃物的、油墨研磨细腻、分散性好的印刷油墨分散装置。
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本印刷油墨分散装置,包含有动力及其传动部件、机架、控制箱,机架中部自上而下依次安装有凹版版辊、油墨槽、搁架、凹版版辊侧旁有刃口呈直线且与凹版版辊的弧面水平直线平行相触的刮刀,凹版版辊的上部部分辊面与相触的刮刀上侧面夹成一条横截面呈类V字形的纳料沟。所说的刮刀刃口的长度与凹版版辊的辊面长度相等或相近。所说的凹版版辊弧面与刮刀刃口相触的任意点为切点作的切线与刮刀上侧刀面组成的夹角a为45°-75°。所说的搁架为升降式搁架。所说的纳料沟上方有加料管,油墨槽安装有下油墨管。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利用废弃版辊作研磨与分散的核心部件,装置兼具研磨和分散双重功能,油墨分散后不含粉团,均匀而细腻。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版辊与刮刀安装位置关系(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实施例并参照附图予以详述:参照图1,凹版版辊1、刮刀2、油墨槽4和搁架5安装在机架6中部,本装置的关键创新点有两点,一是改旋转式搅拌为刮式研磨分散,二是采用报废的凹版版辊1作刮磨核心部件,利用凹版网穴与刮刀2刃口的相对运动进行研磨和分散,制作成本低,分散均匀、研磨细腻。
使用时,一边通过控制箱3开机,使凹版版辊1(以下简称版辊)转动,同时经加料管8向纳料沟9加入油墨等混合原料,该料经辊面网穴与安装角度可调且静止的刮刀2刃口的刮磨后变得细腻而分散的待用油墨,流滴到油墨槽4中,再经下油墨管7入桶用于印刷。为使版辊1快速转动时油墨不会受离心力作用而甩出槽4,应将油墨槽4加宽或搁架5制成可升降型。为有效利用空间提高油墨接纳量,刮刀2宜呈长方形,长度与版辊1相等或相近,利于夹成一条合理长度的纳料沟9,为兼顾纳料沟9的容积和研磨效果,反映纳料沟9相夹的夹角a定45°-75°为宜。加料管8可用悬挂式容器下料的方式实现,也可抽提泵送料的方式实现。凸版的废版辊虽然也可作本分散装置的研磨与分散的核心部件,但不及凹版版辊理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盛龙装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浙江盛龙装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9580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无心磨床磨削功能与加工范围的改进
- 下一篇:带折流板的搪玻璃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