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刀异向切割机有效
申请号: | 200920195875.6 | 申请日: | 2009-09-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83082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26 |
发明(设计)人: | 朱利刚;吴承烨;徐梓荣;徐成校;吕少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亮 |
主分类号: | B23D47/12 | 分类号: | B23D47/12;B23D45/16 |
代理公司: | 杭州华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17 | 代理人: | 韩洪 |
地址: | 311800 浙江省诸暨***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双刀 切割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双刀异向切割机,特别是涉及双刀异向切割机的传动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手持式锯片切割机,包括壳体,壳体内设有一主轴,主轴一端连接动力输入装置,另一端设有一锯片,动力输入装置通过主轴将旋转力矩传递给锯片,锯片在高速转动中将材料切断。其不足之处在于:单锯片作为切削刃,其切割速度慢,切割火花大;进行切割时,被切割材料会对锯片产生反作用力,使手持操作费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切割更加省力,切割速度快的双刀异向切割机。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双刀异向切割机,包括电机齿轴、锥齿轮A、锥齿轮B、主轴、内传动套,所述电机齿轴分别与锥齿轮A和锥齿轮B啮合,所述锥齿轮A与主轴固定,所述主轴一端依次固定有外锯片和外压板,所述锥齿轮B一端依次固定有内传动套、内压板和内锯片,所述内锯片与外锯片之间保持平行并留有间隙。
具体的,所述锥齿轮B与内传动套通过螺纹联接。
具体的,所述锥齿轮A内孔与主轴采用过盈配合,以使结构简单。
所述内压板与内锯片采用激光焊接或铆接为一体,以使内压板与内锯片的连接稳固可靠。
所述外压板与外锯片采用激光焊接或铆接为一体,以使外压板与外锯片的连接稳固可靠。
所述内锯片与外锯片在轴向有0.01~0.05mm的间隙,以使内锯片与外锯片互不干涉并使双刀异向切割机的结构紧凑。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电机齿轴分别与锥齿轮A和锥齿轮B啮合,使得锥齿轮A2和锥齿轮B3产生等速异向旋转运动,最终带动内锯片和外锯片产生等速异向旋转运动,使得切割更加省力,切割速度快。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双刀异向切割机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描述。
图1和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双刀异向切割机,包括电机齿轴1、锥齿轮A2、锥齿轮B3、主轴4、内传动套5,所述电机齿轴1分别与锥齿轮A2和锥齿轮B3啮合,所述锥齿轮A2内孔与主轴4采用过盈配合。所述主轴4一端依次固定有外锯片12和外压板10,所述锥齿轮B3一端依次固定有内传动套5、内压板13和内锯片14。外压板10与外锯片12通过小压板9和六角头螺栓8固定在主轴4上;内压板13与内锯片14通过定位螺钉11定位以及十字槽沉头螺钉6固定在内传动套5上。
所述锥齿轮B3与内传动套5通过螺纹联接。所述内压板13与内锯片14采用激光焊接或铆接为一体。所述外压板10与外锯片12采用激光焊接或铆接为一体。通过控制内传动套5和外压板10轴向的相对长度,保证所述内锯片14与外锯片12在轴向有0.01~0.05mm的间隙。
电机齿轴1分别与锥齿轮A2和锥齿轮B3啮合,使锥齿轮A2和锥齿轮B3产生等速异向旋转运动。锥齿轮A2通过主轴4带动外锯片12转动,锥齿轮B3通过螺纹联接带动内传动套5旋转从而带动内锯片14转动,这样就使内锯片14和外锯片12产生等速异向旋转运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亮,未经黄亮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9587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纳米掺锑氧化锡的生产方法
- 下一篇:用制刀磨屑制备抗菌不锈钢刀柄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