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弹簧机校直机构无效
申请号: | 200920196269.6 | 申请日: | 2009-09-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19723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7-07 |
发明(设计)人: | 俞家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绍兴市家度弹簧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F1/02 | 分类号: | B21F1/02 |
代理公司: | 绍兴华知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35 | 代理人: | 龙湖浩 |
地址: | 3120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弹簧机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弹簧机上的零部件,具体指弹簧机校直机构。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的弹簧机校直机构,多数采用二排校直轮交叉放置,一排校直轮是固定在台面上的,只能转动,不能移动;相对的另一排校直轮是安装在滑块上的,不但能转动,还能随着滑块移动。现有技术的校直机构用手工拧动丝杆顶推滑块,把安装在滑块上的校直轮前后移动。当两排校直轮把钢丝都夹住的时候,再用滑块精密调整二排校直轮之间的距离,靠各个校直轮对钢丝的顶推作用,把运动中的钢丝弄直了。这对于外径在20毫米左右的粗钢丝来说,靠手工拧动丝杆是比较费劲的;在丝杆顶端装扛杆,虽然省力点,但转动起来又太慢了。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用电机驱动来拧动丝杆的校直机构,特别适用于粗钢丝弹簧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弹簧机校直机构包括:固定校直轮、转轴、滑块校直轮,丝杆、滑块、电机减速齿轮。
滑块中间套着丝杆,丝杆顶端连接着电机减速齿轮,丝杆在电机驱动下能正转或反转,在电机“点动”下能精细移动;滑块上面固定着滑块校直轮的转轴。
滑块或丝杆,两者其中之一经过镀硬铬处理,由于是异质材料接触,摩擦力小,发热少,在大扭矩作用下也能避免“咬死”。
五只校直凹槽轮交叉分布在同一平面上,根据钢丝直径的大小,电机驱动丝杆旋转,把滑块校直轮往前推移,调整五只校直轮的相对位置,在钢丝传送过程中就能达到顶直钢丝的目的。
附图说明
为使图形简洁起见,对于本专利不需要强调的标准件如轴承、卡簧、电机、滑座、平键之类的标准件省略不画或画了也不标序号。
图1为本实用新型弹簧机校直机构的装配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弹簧机校直机构的仰视图。
图3为滑块校直轮的部件装配图。
图4为滑块校直轮的纵向剖视图。
图5为滑块校直轮的部件俯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固定校直轮,2转轴,3滑块校直轮,4丝杆,5滑块,6电机减速齿轮,7钢丝。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如图1-图5所示,3个固定校直轮1等距排列,固定安装在台面上,其轴心线在同一设计平面上,固定校直轮1不能在台面上移动,但能绕着转轴2旋转。
另一排2个滑块校直轮3是安装在滑块5上面的,滑块5中间套着丝杆4,滑块上面固定着滑块校直轮的转轴。滑块校直轮3不但能绕着转轴2旋转,还能随着滑块5一起移动。
固定校直轮1和滑块校直轮3都是被动轮,没有动力驱动,靠移动中的钢丝带动才能旋转。
当丝杆4在电机减速齿轮6驱动下正转或反转时,能推动滑块5前后移动,进而把滑块校直轮3前后推动。每支丝杆4都单独配置电机减速齿轮6来驱动,所以每个滑块5都可以单独移动,通过电机点动来精细调整移动距离。
当滑块校直轮3向前推动钢丝7时,另一排的固定校直轮1从反方向顶推钢丝7,在5个校直轮的共同作用下,钢丝7被顶直了,进入下一道工序(送料夹紧机构)。在送料夹紧机构的拉动下,钢丝7源源不断地通过校直机构,移动中的钢丝7带动5个校直轮转动,并把自身原有的弯曲校直了。
当弹簧制作告一段落,把滑块5往外移,脱离钢丝7,校直机构就退出工作状态。
上述实施例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任何对本实用新型采用简单变换后的结构(例如增减校直轮的数量等)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绍兴市家度弹簧机械有限公司,未经绍兴市家度弹簧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9626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保险压力锅
- 下一篇:多层金属复合材料锅具的沿口封闭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