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弹簧钢丝淬火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920197534.2 | 申请日: | 2009-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17121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30 |
发明(设计)人: | 金永宝 | 申请(专利权)人: | 诸暨市海纳特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D9/02 | 分类号: | C21D9/02 |
代理公司: | 杭州华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17 | 代理人: | 胡根良 |
地址: | 311801***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弹簧 钢丝 淬火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技术涉及一种淬火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弹簧钢丝连续热处理的淬火装置。
背景技术
因为传统弹簧钢丝淬火的介质都是用淬火油类,但是淬火油类的淬火介质相对冷速较低,对弹簧钢丝的淬透性较低,且淬火油在热处理运用一段时间后因高温易造成化学有机链的断裂,化学成分不稳定致使造成弹簧钢丝淬火不均,形成淬火应力。直径≥10mm时,产品淬透性较差。另一方面对淬火油冷速不易检测,淬火油需要定期更换浪费量大,且易造成火灾和对环境的严重影响。而利用水介质冷却能力较强、来源广、价格低、成分稳定不易变质,同时节约生产成本,降低消耗,并在环境保护方面安全无公害。但是一般的淬火槽却无法满足弹簧钢丝的淬火要求,淬火过后的弹簧钢丝性能不稳定,产品质量难以保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提供一种弹簧钢丝淬火装置,使用此装置对弹簧钢丝淬火,使弹簧钢丝的相变更趋于合理,提高机械性能,不仅可保证淬火后弹簧钢丝的性能,提高产品质量,而且生产效率,生产环境都得以改善。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弹簧钢丝淬火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本体上设有传输淬火零件的传输装置,所述本体沿传输装置传输方向依次设有一个对淬火零件喷水的喷淬装置及对淬火零件进行浸没式淬火的浸淬装置。
作为优选,所述喷淬装置为一个喷水槽环,喷水槽环绕淬火零件设有若干个喷水喷头。将水介质以圆周方位(带有设定的压力)喷向钢丝表面,喷孔喷出的水流覆盖整个钢丝圆周面,达到良好的淬硬效果。
作为优选,所述浸淬装置包括沿传输方向依次设置的封闭式水冷导管和上端开放式水冷槽,所述淬火零件依次穿过封闭水管和水冷槽。此两段均为了进一步均匀冷却钢丝。同时通过精确控制水的流量、流速、压力及距离等综合因素,确保冷却温度、速度和均匀性,达到控制弹簧钢丝的淬火裂纹和应力以及钢丝的变形,达到充分淬透的目的。
作为优选,所述淬火装置还设有控制水淬火液温度的水淬火液冷却系统。随着弹簧钢丝淬火数量的增加,淬火装置中水淬火液的温度要逐渐升高,因此要控制水淬火液冷却系统(冷却塔、水泵)的循环速度,保证水淬火液的温度始终控制在15-35℃,并确保不产生淬火液气泡,确保淬火的均匀性。
所述本体在传输装置的输入端还设有对轴类零件矫直的矫直过轮。矫直加热过程中的变形,提高淬火效果。
进一步改进,所述淬火装置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分别与电感应加热生产线的输出端和回火装置输入端相接。连接形成一条完整的热处理生产线,提高热处理效率。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利用感应加热使弹簧钢丝在热处理过程中奥氏体化充分,并通过喷水槽环中高压高速水流来冲击钢丝表面快速冷却,从而达到使钢丝冷却均匀的目的,使弹簧钢丝的抗弹性能力显著提高。整套淬火的关键是喷淬阶段,在钢丝感应加热奥氏体化后,首先进入喷淬区域,喷水装置工作过程中将水介质以圆周方位(带有设定的压力)喷向钢丝表面。冷却水与高温钢丝相遇,瞬间产生的水蒸气膜,在持续水压力作用下,喷射出来的冷水在钢丝表面与气膜间形成冷流体层,使钢丝由高温冷却,达到淬硬的目的。此时钢丝由外向内大部分已经马氏体化,随后进入全浸淬和半开放式浸淬装置进一步冷却,以达到充分淬透的目的。与传统的生产线使用油介质淬火工艺相比较,它具有如下优点:
(1)产品的使用硬度最高可以达到HRC54,晶粒度提高到平均11级以上(一般晶粒度为9级),大大提高产品的屈服强度及抗弹能力。
(2)弹簧钢丝淬火介质水淬火液热处理工艺稳定,节约能源、降低成本;
(3)降低了对自然的污染指数,改善了生产环境。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诸暨市海纳特钢有限公司,未经诸暨市海纳特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9753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矿热炉高、中、低压综合补偿控制系统
- 下一篇:全熔铸型阴极板导电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