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内开式安全疏散门无效
申请号: | 200920197765.3 | 申请日: | 2009-10-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13097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23 |
发明(设计)人: | 高炎;王岚;周秋平;陆益奇;陈苗琴 | 申请(专利权)人: | 高炎;王岚 |
主分类号: | E06B5/16 | 分类号: | E06B5/16;E06B3/36;E06B7/30;E06B3/70 |
代理公司: | 宁波诚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2 | 代理人: | 胡志萍 |
地址: | 315211 浙江省宁波市风华路818***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内开式 安全 疏散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内开式安全疏散门。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如今民用建筑的的内门一般分为内开式和外开式两种,其中以内开式居多,这两种形式的内门在受力方向上有差异:内开门只能由门把手将门扇向内拉开,参见图5所示,门框在门外侧处设置有抵挡边,门扇由于该抵挡边的低档,只能向内拉开;若室内发生火灾,高温将导致门框和门扇受热膨胀,膨胀后门框和门扇互相挤压使得门扇很难拉开,甚至将门把手都拉下来了,门扇却仍旧未拉开;而且门把手受热后会变得很烫手,房间内的人要想拉开门扇就更加困难。而外开门与内开门不一样,参见图6所示,门框在门内侧处设置有抵挡边,门扇由于该抵挡边的低档,只能向外拉开;当门框和门扇受热变形后,房间内的人可以由多个位置将门推开或是撞开,即使门把手变的很烫,也影响不大,外开门发挥了人的生理特征的优势,即人推或撞的力要比拉的力大很多。
既然外开式门要比内开式门更具安全疏散上的优势,但是民用建筑的内门大多都是选择以内开式安装的,其原因有二:一是虽然外开门便于开启,但对门外部的影响比较大。外开式门存在着一个很大的弊端,就是它占用了室外空间,使用起来不甚方便,可能与外空间人员发生冲突,如图7所示。而内开式门对门外的空间无影响,如图8所示;另外一个原因就是我国现行规范里没有强行规定民用建筑的内门必须作成外开式,所以行业内默认做成较方便的内开式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提供一种内开式安全疏散门,该内开式安全疏散门在室内发生火灾等意外情况下门扇不方便拉开时,也可以为室内人员提供逃生渠道。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该内开式安全疏散门,包括内开式门扇,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开式门扇上预留有一可供人体爬出或穿过的门孔洞,该门孔洞内镶嵌固定有一安全单元格,该安全单元格包括一外框架和一设置在外框架内的单元格门板,所述外框架内壁四周靠近内开式门扇内侧具有一圈凸起的抵挡边,从而使所述外框架内壁四周的断面呈L型,所述单元格门板的外壁四周断面也呈L型,从而与所述外框架内壁四周相适应契合;所述单元格门板通过木销插接在所述外框架上并与所述外框架固定连接。
作为改进,所述外框架内壁四周上的抵挡边的厚度大于等于内开式门扇厚度的1/3、小于等于内开式门扇厚度的3/2。
所述单元格门板在呈L型断面的外周壁上具有凸起的部位上设置销孔,而所述外框架在与所述单元格门板上销孔相对应的位置也设置销孔,所述木销分别插接在所述外框架并与所述单元格门板上的销孔内,通过选择木销的粗细和数量可以控制单元格门板撞击开启的力度。
所述安全单元格在与所述门孔洞镶嵌固定的部位通过铁钉固定。
较好的,所述门孔洞设置在所述内开式门扇的中下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由于在内开式门扇上预留有一可供人体爬出或穿过的门孔洞,并且在门孔洞内镶嵌固定有一安全单元格,而安全单元格则有内壁四周断面呈L型的外框架和外壁四周断面呈L型的单元格门板组成,这样,当该内开式安全疏散门的内室发生火灾等意外情况下,门框和门扇受热膨胀,门把手烫手,不方便拉开门扇时,室内人员可以撞开安全单元格,破坏安全单元格门板与外框架之间的木销,使单元格门板从外框架上脱离,从而使室内的人员从固定在门扇上预留的门孔洞内的外框架中逃生,由外框架内壁四周的断面呈L型,即外框架内壁四周靠近内开式门扇内侧设置有一圈突起的抵挡边,单元格门板可以抵抗自外向内的冲撞,起防盗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内开式安全疏散门的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内开式安全疏散纵向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内开式安全疏散横向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内开式安全疏散门的立体分解图;
图5为现有技术中内开门的受力方向示意图;
图6为现有技术中外开门的受力方向示意图;
图7为现有技术中内开门使用示意图;
图8为现有技术中外开门使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高炎;王岚,未经高炎;王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9776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车左右前侧窗玻璃外部除水除雾装置
- 下一篇:一种家具暗铰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