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USB电热暖手鼠标垫无效
申请号: | 200920198129.2 | 申请日: | 2009-10-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08534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16 |
发明(设计)人: | 邬林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邬林娟 |
主分类号: | G06F3/039 | 分类号: | G06F3/039;H05B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43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usb 电热 鼠标垫 | ||
(一)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鼠标垫,尤其是一种USB电热暖手鼠标垫。
(二)背景技术
计算机是新技术革命的一支主力,也是推动社会向现代化迈进的活跃因素。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发展最快、影响最为深远的新兴学科之一。计算机产业已在世界范围内发展成为一种极富生命力的战略产业。现代电子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离不开人类科技知识的积累,离不开许许多多热衷于此并呕心沥血的科学家的探索,正是这一代代的积累才构筑了今天的“信息大厦”。计算机现在也越来越多的被人们广泛使用。因此鼠标和鼠标垫也已经成了人们经常使用的物品。在冬季使用计算机时,人们会感到操作鼠标的手很冷,有时手还会冻僵,无法正常地操作鼠标。现有的电热暖手鼠标垫一般包括鼠标垫本体和套设在鼠标垫本体上的保温套,有一电发热体设于保温套的夹层中,电发热体通过导线与一USB插头连接。当电热暖手鼠标垫使用时间过长时,其温度会比较的高,超过一定温度后,由于其没有任何保护的装置,很容易引起电路短路,不仅会损坏电热暖手鼠标垫,甚至会损坏计算机。
(三)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现有的电热暖手鼠标垫在长时间使用后,当其温度过高时,没有任何保护装置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保护套设设有温空器的USB电热暖手鼠标垫。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一种USB电热暖手鼠标垫,包括鼠标垫本体和套设在鼠标垫本体上的保温套,有一电发热体设于所述保温套的夹层中,所述的电发热体通过导线与一USB插头连接,所述保温套的夹层内还设有温控器,所述温控器与所述电发热体串联。
进一步,所述保温套上还设有温度显示器。
进一步,所述电发热体为聚四氟乙烯导电塑料薄膜式低压发热带,所述保温套为纤维纺织保温套。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保温套的夹层内还设有温控器,温控器与电发热体串联。当温度过高时,通电电路自动断开,使手不会因为过高的温度被烫伤,同时可以保护USB电暖鼠标垫本身,也不会因为USB电暖鼠标垫的问题而损坏计算机。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采用上述技术结构,首先,保温套的夹层内还设有温控器,温控器与电发热体串联。当温度过高时,通电电路自动断开,使手不会因为过高的温度被烫伤,同时可以保护USB电暖鼠标垫本身,也不会因为USB电暖鼠标垫的问题而损坏计算机。其次,保温套上还设有温度显示器,可以让使用者清楚的知道USB电暖鼠标垫随时的温度状况,若温度过高了,可以选择拔掉USB电暖鼠标垫上的USB插头。最后,电发热体为聚四氟乙烯导电塑料薄膜式低压发热带,保温套为纤维纺织保温套。采用此材料的电发热体,其发热均匀,温度不会太高,采用纤维纺织保温套,其保温效果十分好。
(四)附图说明
图1为USB电热暖手鼠标垫示意图。
(五)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一种USB电热暖手鼠标垫,包括鼠标垫本体1和套设在鼠标垫本体1上的保温套2,有一电发热体3设于所述保温套2的夹层中,所述的电发热体3通过导线与一USB插头4连接,所述保温套2的夹层内还设有温控器5,所述温控器5与所述电发热体3串联。本实施例中,所述保温套2上还设有温度显示器。所述电发热体3为聚四氟乙烯导电塑料薄膜式低压发热带,所述保温套2为纤维纺织保温套。
采用上述技术结构,首先,保温套的夹层内还设有温控器,温控器与电发热体串联。当温度过高时,通电电路自动断开,使手不会因为过高的温度被烫伤,同时可以保护USB电暖鼠标垫本身,也不会因为USB电暖鼠标垫的问题而损坏计算机。其次,保温套上还设有温度显示器,可以让使用者清楚的知道USB电暖鼠标垫随时的温度状况,若温度过高了,可以选择拔掉USB电暖鼠标垫上的USB插头。最后,电发热体为聚四氟乙烯导电塑料薄膜式低压发热带,保温套为纤维纺织保温套。采用此材料的电发热体,其发热均匀,温度不会太高,采用纤维纺织保温套,其保温效果十分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邬林娟,未经邬林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9812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