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替换工具柄的手电筒无效
申请号: | 200920198372.4 | 申请日: | 2009-10-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21801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7-07 |
发明(设计)人: | 陈冠廷;许洋铭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冠廷;许洋铭 |
主分类号: | F21L4/00 | 分类号: | F21L4/00;F21V21/00;F21Y101/02 |
代理公司: | 浙江翔隆专利事务所 33206 | 代理人: | 戴晓翔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中县乌日***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替换 工具 手电筒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替换工具柄的手电筒,尤其是一种可充当工具握把的手电筒,以在骑乘自行车并遇到车体故障或零件松脱时,可利用该手电筒与工具柄的结合来进行检修。
背景技术
一般的自行车不仅可用来代步、健身,更因为自行车骑乘时需依赖人力踩踏才能前进,所以自然不会有废气排放或需要额外使用燃料等问题,因为骑乘自行车有这么多好处,所以自行车的运动风气近年来得以袭卷世界各地,而各国政府也乐见其产业的蓬勃发展,期望能利用自行车来抑制汽车、机车的使用量。且一般使用者为了维护夜间骑乘时的安全,通常都会在自行车的把手上安装有一手电筒,以提供夜间照明。
另一方面,自行车毕竟是机械结构,定期的保养并无法完全杜绝突发事件的发生,因此,常有在骑乘过程中发生车体故障或零件松脱等状况,在这些情况下常需要以手工具进行检修,但一般手工具的工具柄多需配合握把使用才能正常操作,而握把体积又较大,而难以被放入随车的工具袋中,所以常会造成携带上的困难与困扰。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和提出的技术任务是克服现有手工具因其握把体积较大而难以被放入随车的工具袋中所造成携带上的困难与困扰,提供一种可替换工具柄的手电筒,以在一般骑乘的状况下,可单独利用手电筒来照明,而在故障发生时,则又能将手电筒与工具柄做嵌结,利用结合上的手电筒来充当握把,以在不需要额外携带握把的前提下,仍能让维修作业顺利进行。为此,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可替换工具柄的手电筒,其手电筒由一本体、一供电源、一底盖、一发光体、一承座及一固定盖所组成,其中:所述的本体为中空筒柱状,所述本体的前、后端各有一第一螺纹段与一第二螺纹段,所述本体的内部周壁设有一挡缘;所述的供电源置于所述的本体内并抵靠在所述的挡缘上,所述的底盖旋锁在所述的第二螺纹段上将所述的供电源定位在所述的挡缘与底盖之间,其特征是:所述的第一螺纹段端口处环设有若干卡嵌缺口;所述的承座为透明状,所述承座的中央设有一具卡槽的带动柱,所述承座的周侧凸出有相对于所述卡嵌缺口的卡块,所述卡块嵌入于所述的卡嵌缺口而使承座与本体相结合并将本体前方封闭;所述的固定盖为中空环形,其前方端口内形成有倒勾状卡缘,使固定盖螺锁在所述的第一螺纹段上时利用卡缘与第一螺纹段端面的夹持而令承座无法从本体上脱离。
藉此,该手电筒不仅可单独使用,而在夜间骑乘自行车时,可固定在自行车把手上,以用来照明外,还能利用承座的带动柱来提供工具柄插入嵌结,组合成一手工具让维修作业顺利进行。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一)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替换工具柄的手电筒,其手电筒可充当工具握把使用,故在骑乘的过程中,不用额外准备并携带体积庞大的握把,让整个骑乘过程可更轻松、惬意,亦无空间不足而令握把无法随车一并携带的困扰。
(二)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替换工具柄的手电筒,其手电筒除了能在骑乘时提供夜间警示、照明外,还能在车体故障或零件松脱时,充当工具握把使用,令其附加价值可相对提高,在同业竞争上将更具优势者。
(三)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替换工具柄的手电筒,其手电筒可在维修、检查过程中同步发光,故该结构用在夜间或光线不明的环境将相当适合,再也不用一只手拿着手电筒、另一只手进行工作,令整个检整过程能变得更容易、轻松。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组合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组合剖面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安装在自行车把手上以提供照明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选用适当的工具柄插入结合的状态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配合工具柄使用的状态示意图。
图中主要标号说明:
10------------手电筒 11-------------本体
111-----------第一螺纹段 112------------第二螺纹段
113-----------卡嵌缺口 114------------挡缘
12------------供电源 121------------接点
13------------底盖 14-------------发光体
15------------聚光件 151------------反光板
16------------承座 161------------带动柱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冠廷;许洋铭,未经陈冠廷;许洋铭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9837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