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陶胆结构的慢炖锅无效
申请号: | 200920198405.5 | 申请日: | 2009-10-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51130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8-18 |
发明(设计)人: | 施军达;张华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施军达 |
主分类号: | A47J27/00 | 分类号: | A47J27/00;A47J27/62 |
代理公司: | 宁波市天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19 | 代理人: | 张文忠 |
地址: | 315420***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结构 炖锅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热锅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陶胆结构的慢炖锅。
背景技术
慢炖锅也是一种电热锅,一般的电热锅其功能只局限于烤、或煮,而慢炖锅的现有结构,如专利号为ZL200720192291.4的中国专利文献《慢炖锅》(公告号为CN201088460Y);包括外壳,外壳内上腔扣装有铝胆体,该铝胆体内腔嵌装有单元陶胆锅,铝胆体下部外圈紧套有加热圈,该加热圈电连接有能控制温度档位的温控器;外壳外壁底部固定有自带指示灯、并且与外部电源相电连接的跷板式开关,该跷板式开关还与温控器相电连接;带指示灯的跷板式开关,集指示与操作与一体;该设计的电源启闭须通过跷板式开关实现,其电源的通断操作较为频繁,由于操作次数频繁,易形成使用上的疲劳,即降低了整个器具的使用寿命;配置跷板式开关和温控器的双重结构,其结构复杂,且温控精度也较低。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结实耐用、易清洗、操作简便、支撑稳定性、手柄手感舒适且不易滑落及不易烫伤到手和使用安全的陶胆结构的慢炖锅。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陶胆结构的慢炖锅,包括上下配装的底座和罩壳,罩壳、底座围成有上部敞口的空腔,且该空腔内嵌装有具备加热导热功能的镀铝胆,该镀铝胆内嵌配有陶胆,且该陶胆上部配盖有锅盖,底座底面均匀制有四个提高摆放稳定的硅胶脚;罩壳为清洗便捷的不锈钢材体;锅盖为压铸钢化玻璃,且在该锅盖的四周沿固定有不锈钢包边体;罩壳表面配装有面罩,该面罩内置有PCB智能控制板,且该PCB智能控制板控制镀铝胆加热运行;面罩内贴配有按钮,且该按钮与PCB智能控制板贴配,并实现PCB智能控制板的操作。
采取的措施还包括:
上述的PCB智能控制板内贮存有三种工作模式,即为第一工作模式、第二工作模式和第三工作模式;上述的面罩的控制符号包括有START键、TEMPSELECT键、左键和右键,上述的面罩的数码显示屏对应有LOW档、Warm档和High档闪烁位;上述的PCB智能控制板内置有定时开关,该定时开关的默认工作时间为4小时,并且工作模式均定时开关设定时间的控制。
上述的PCB智能控制板通电后,面罩的数码显示屏同步闪烁,接着按START键,即进入第一工作模式;即以加热输出功率以300W工作,直到2个小时后功率切换到220W;定时开关到设定时间时,关断输出,数码显示屏上的LOW档灭掉,以10分钟倒计时,同时当Warm档闪烁,此时的时间以1秒为单位倒计时显示,并且待10分钟后Warm档常亮时,即以12小时倒计时进入。
上述的PCB智能控制板通电后,按TEMPSELECT键,数码显示屏在LOW档上闪烁,接着继续按START键,即进入第二工作模式;以加热输出功率以270W工作直到3个小时后功率切换到200W,定时开关到设定时间,关断输出,并以10分钟倒计时,同时数码显示屏的Warm档闪烁,此时的时间以1秒为单位倒计时显示,并且10分钟后Warm档常亮时,即以12小时倒计时进入。
上述的PCB智能控制板通电按左键,数码显示屏同步闪烁,接着按TEMPSELECT键,数码显示屏上的Warm档闪烁,接着按START键,即进入第三工作模式;即以加热输出功率以280W工作直到2个小时后功率切换到110W,定时开关到设定时间,关断输出,并以10分钟倒计时,同时数码显示屏的Warm档闪烁,此时的时间以1秒为单位倒计时显示;并且10分钟后Warm档常亮时,即以12小时倒计时进入。
上述的罩壳两侧对称配装有手柄,且该手柄以圆弧设计;上述的底座内置有散热片,并经散热片固定座固定配合。
上述的镀铝胆外圈套装有加热圈,并且该加热圈与PCB智能控制板连接,由面罩内的按钮操纵;上述的PCB智能控制板尾部配设有后罩,且该后罩与上述的罩壳固定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施军达,未经施军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9840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