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噪声滤波电路无效
申请号: | 200920198766.X | 申请日: | 2009-10-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11873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0-20 |
发明(设计)人: | 王志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和真汽车电子系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3H7/09 | 分类号: | H03H7/09 |
代理公司: | 宁波市鄞州甬致专利代理事务所 33228 | 代理人: | 代忠炯 |
地址: | 315700***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噪声 滤波 电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电子领域,具体讲是一种用于车载导航娱乐系统中的噪声滤波电路。
背景技术:
汽车上存在着众多的电子设备,为了保证这些设备互不影响,安全可靠的工作显得极为重要,特别是在车载导航娱乐系统中,它的各类电子设备与电源供电端连接之间必须要设有噪声滤波电路,现有技术中车载导航娱乐系统中的噪声滤波电路设在电源供电端口,一般它只有一个共模线圈,在作电源传导干扰噪音测试时,电源线与地线上的噪声均过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技术缺陷,提供一种能降低电源线与地线上噪声的噪声滤波电路。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提供一种噪声滤波电路,它包括第一共模线圈,差模线圈,所述第一共模线圈的IN1端口接地,IN2端口接噪声滤波电路的输入端;它还包括第二共模线圈,所述第二共模线圈的IN1端口接第一共模线圈的OUT1端口,IN2端口接第一共模线圈的OUT2端口,第二共模线圈的OUT1端口接地,OUT2端口接差模线圈的一端,差模线圈的另一端接噪声滤波电路的输出端,噪声滤波电路的输出端与地线之间接一个电解电容。
采用这种结构的噪声滤波电路,由于增加了一个共模线圈,通过两个共模线圈的串行级联,增加线路的高频共模/差模阻抗,从而可降低电源线与地线上的噪声。
作为改进,它还包括三个高频旁路电容,所述第一高频旁路电容的一端接第一共模线圈的IN2端,另一端接第一共模线圈的IN1端,所述第二高频旁路电容的一端接第二共模线圈的IN2端,另一端接第二共模线圈的IN1端,所述第三高频旁路电容的一端接第二共模线圈的OUT2端,另一端接第二共模线圈的OUT1端。这样在各个共模线圈的输入输出端口的电源线与地线之间均接一个高频旁路电容,由于通常情况下,电源线上的噪声一般比地线上的噪声高很多,故通过并接电容的高通作用,均衡电源线与地线上的高频噪声,从而达到更好的降低噪声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噪声滤波电路的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噪声滤波电路的电路原理图,它包括第一共模线圈U60,差模线圈L2,所述第一共模线圈U60的IN1端口接地,IN2端口接噪声滤波电路的输入端;它还包括第二共模线圈U59,所述第二共模线圈U59的IN1端口接第一共模线圈U60的OUT1端口,IN2端口接第一共模线圈U60的OUT2端口,第二共模线圈U59的OUT1端口接地,OUT2端口接差模线圈L2的一端,差模线圈L2的另一端接噪声滤波电路的输出端,噪声滤波电路的输出端与地线之间接一个电解电容C90。本噪声滤波电路的输入端接电源的正极,地线接电源的负极,噪声滤波电路的输出端与车载娱乐导航系统中的其他电路连接,并为之提供电源。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采用这种结构的噪声滤波电路,由于增加了一个共模线圈,通过两个共模线圈的串行级联,增加线路的高频共模/差模阻抗,降低电源线与地线上的高频噪声,从而可降低电源线与地线上的噪声。
作为改进,它还包括三个高频旁路电容C701、C702、C703,所述第一高频旁路电容C701的一端接第一共模线圈U60的IN2端,另一端接第一共模线圈U60的IN1端,所述第二高频旁路电容C702的一端接第二共模线圈U59的IN2端,另一端接第二共模线圈U59的IN1端,所述第三高频旁路电容C703的一端接第二共模线圈U59的OUT2端,另一端接第二共模线圈U59的OUT1端。由于通常情况下,电源线上的噪声一般比地线上的噪声高很多,故通过并接电容的高通作用,均衡电源线与地线上的高频噪声,从而达到更好的降低噪声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和真汽车电子系统有限公司,未经宁波和真汽车电子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9876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