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微孔面料有效
申请号: | 200920199151.9 | 申请日: | 2009-10-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45999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8-11 |
发明(设计)人: | 朱俊伟;杨喆;陈伟;方虹天 | 申请(专利权)人: | 绍兴中纺院江南分院有限公司;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D03D15/00 | 分类号: | D03D15/00;D01D5/247 |
代理公司: | 绍兴市越兴专利事务所 33220 | 代理人: | 方剑宏 |
地址: | 312000 浙江省绍兴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微孔 面料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面料,具体而言是涉及一种具有抗菌、吸湿快干效果的微孔面料。
背景技术
如今各种各样的室内外运动已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运动中往往会出大量的汗,如果这些汗不能及时吸干排掉,不仅会影响我们运动时的舒适性,同时还会滋生细菌的生长,散发异味,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
目前关于吸湿快干方面的面料已较多,通常采用异型纤维进行织造,通过增大纤维的比表面积达到吸湿快干功能。但由于异型纤维使用异型喷丝头进行喷丝,其纤维结构完全固定,由其纺纱织造而成的面料其异型纤维结构也是单向的,即基本就一个方向有沟槽,吸湿吸水方向性单一。并且大多数吸湿快干面料本身并不具备杀菌抗菌功能,功能较为单一。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吸湿快干效果、且同时具备抗菌功能的织物。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微孔面料,包括经纱和纬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经纱和纬纱的任意一种为微孔聚酯纤维,所述的微孔聚酯纤维包括微孔聚酯纤维基体,在微孔聚酯纤维基体上设有若干个微孔。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如下:
经纱采用微孔聚酯纤维,纬纱则采用抗菌聚酯纤维;
纬纱采用微孔聚酯纤维,经纱则采用抗菌聚酯纤维。
微孔设置于微孔聚酯纤维的表面及内部呈不规则分布。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本实用新型采用微孔聚酯纤维制成,该纤维是通过特殊纺丝工艺制成超细聚酯纤维,并经特殊去孔工艺处理,实现在超细聚酯纤维表面及内部形成不规则分布的微孔,与异型纤维相比,超细聚酯纤维比表面更大,且微孔与微孔间容易形成网状立体毛细管道,有利于立体式吸排放水,因此具有更强的吸湿快干性能,同时面料具有永久的抗菌功能等优点。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1为微孔聚酯纤维,11为微孔聚酯纤维基体,12为微孔。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微孔面料,包括经纱和纬纱,经纱和纬纱可采用交织工艺而成,所述的经纱和纬纱的任意一种为微孔聚酯纤维纱线或微孔聚酯纤维与抗菌聚酯纤维共混纱线,另一种为抗菌聚酯纤维纱线。如当经纱采用微孔聚酯纤维纱线或微孔聚酯纤维与抗菌聚酯纤维共混纱线时,纬纱则采用抗菌聚酯纤维纱线;或者当纬纱采用微孔聚酯纤维纱线或微孔聚酯纤维与抗菌聚酯纤维共混纱线时,经纱则采用抗菌聚酯纤维纱线。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微孔聚酯纤维纱线1,包括微孔聚酯纤维基体11,在微孔聚酯纤维基体11上设有若干个微孔12,微孔12设置于微孔聚酯纤维基体11的表面及内部呈不规则分布。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具有微孔12结构的微孔聚酯纤维与抗菌聚酯纤维交织而成,与现有的吸湿快干面料相比,具有更强的吸湿快干性,同时还具备杀菌抗菌功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绍兴中纺院江南分院有限公司;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未经绍兴中纺院江南分院有限公司;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9915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