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C”形变压器线夹有效
申请号: | 200920199207.0 | 申请日: | 2009-10-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56517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8-18 |
发明(设计)人: | 郑晓超;郑建余;廖深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永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F27/29 | 分类号: | H01F27/29;H01R4/48 |
代理公司: | 温州金瓯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37 | 代理人: | 王坚强 |
地址: | 325604 浙江省乐***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形变 压器线夹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输配电线路中与变压器相应的接线桩头螺栓连接的一种金具,尤其是“C”形变压器线夹。
背景技术:
变压器线夹是输配电线路中经常用到的一种连接金具,用于导线与变压器之间的线路连接。
现行的变压器线夹是通过在线夹上加工螺纹孔与变压器的接线桩头螺栓来连接的,这种线夹存在一些不足的地方,一是接续质量是靠螺栓的紧固力来实现的,对变压器和导线产生热胀冷缩的能量的消除效果不好,因为他是靠通过弹垫来消除热胀冷缩的能量的,而市场上弹垫的产品质量参差不齐,消除能量的效果有时不好,这样有时会产生松动的现象;二是这种线夹的加工工艺比较复杂,这样对产品的质量的控制比较难,导致市场上此类产品的产品质量参差不齐。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背景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C”形变压器线夹,该“C”形变压器线夹结构简单,易加工,产品质量能够很好的得到控制,体积小,使用安装非常方便、快捷,为线路和设备的长期可靠安全的运行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该“C”形变压器线夹包括线夹本体、压线压块、支撑压块及紧固件,线夹本体的一端为“C”形且设有与变压器的接线桩头相配合的内螺纹,线夹本体的另一端为半圆形,线夹本体的中间置有铰链连接的压线压块及支撑压块,压线压块的另一端与线夹本体的半圆形端开口对应,支撑压块的另一端压在线夹本体的“C”形端的内螺纹开口处,紧固件穿过线夹本体及压线压块与支撑压块的铰链处。
所述的线夹本体、压线压块及导线连接处表面均涂有导电膏。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由于采取上述方案,线夹本体的“C”形端具有较好的弹性形变,在支撑压块的挤压下存储弹性势能,利用线夹本体的“C”形端本身的变形弹性可以释放和储存由螺栓和导线的热胀冷缩引起的能量,使变压器螺栓、导线与线夹本体始终保持恒定的接触压力,保持稳定的接触性能。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易加工,产品质量能够很好的得到控制,体积小,使用安装非常方便、快捷,为线路和设备的长期可靠安全的运行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线夹本体,2-压线压块,3-支撑压块,4-紧固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由图1所示,该“C”形变压器线夹包括线夹本体1、压线压块2、支撑压块3及紧固件4,线夹本体1的一端为“C”形且设有与变压器的接线桩头相配合的内螺纹,线夹本体1的另一端为半圆形,线夹本体1的中间置有铰链连接的压线压块2及支撑压块3,压线压块2的另一端与线夹本体1的半圆形端开口对应,支撑压块3的另一端压在线夹本体1的“C”形端的内螺纹开口处,紧固件4穿过线夹本体1及压线压块2与支撑压块3的铰链处。线夹本体1的“C”形端具有较好的弹性形变,在支撑压块3的挤压下存储弹性势能,利用线夹本体1的“C”形端本身的变形弹性可以释放和储存由螺栓和导线的热胀冷缩引起的能量,使变压器螺栓、导线与线夹本体1始终保持恒定的接触压力,保持稳定的接触性能。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易加工,产品质量能够很好的得到控制,体积小,使用安装非常方便、快捷,为线路和设备的长期可靠安全的运行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所述的线夹本体1、压线压块2及导线连接处表面均涂有导电膏。使线夹本体1、压线压块2及导线的连接处具有良好的电连接性能。
实际使用时,先将线夹本体1与变压器的接线桩头拧好,把剥好的导线放入线夹本体1的半圆形侧,把铰链在一起的压线压块2和支撑压块3以及紧固件4依次装入线夹本体1,压线压块2与支撑压块3内并成V字形,预紧调整好位置,最后将紧固件4紧牢,直到压线压块2和支撑压块3与线夹本体1接触的平面跟线夹本体1齐平,这时线夹本体1会有些变形,这样就将导线与变压器紧密的相连了,完成安装工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永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永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9920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洗衣机皮带轮装置及安装有该皮带轮装置的洗衣机
- 下一篇:小儿气管插管训练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