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圆网侧流内循环可调节网箱无效
申请号: | 200920199569.X | 申请日: | 2009-11-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67498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01 |
发明(设计)人: | 李少军;李惠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少军 |
主分类号: | D21F1/04 | 分类号: | D21F1/04 |
代理公司: | 杭州中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12 | 代理人: | 郑志锐 |
地址: | 311400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圆网侧流内 循环 调节 网箱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造纸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圆网侧流内循环可调节网箱。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造纸行业中的成纸步骤普遍采用的是一种圆网成形器,其原理是让一个可自转的过滤圆网一边进行自转,一边使上游纸浆流经该圆网的表面,通过重力过滤,使纸浆中的纤维等留存在圆网表面进行成纸,成形后的湿纸层随着圆网的自转可进一步被卷拉带出,而纸浆中的水分则经圆网过滤带走。一般传统圆网设备中的纸浆是在网箱内作上下直流或是喷浆式脱水工作,由于在上浆成纸时,纸浆液在圆网表面上具有同一流向性,加上圆网本身具有自转,因此在圆网表面上留存的纸张纤维也会在同一角度值上作分布,即表现为具有单一方向性,表现在成纸后的纸张产品上,其纵、横比率的抗张强度和撕裂度,差距值表现很大,即纵向的抗拉强度很大,而横向往往很不经拉,不适于某些有质量指标要求的特种纸张类型中。现阶段要生产出纵横受力均匀的纸张,受传统设备结构的限制,难度还是很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提高横向受力的纸张的圆网侧流内循环可调节网箱,以及一种可自动化进行复合成纸的圆网造纸机。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圆网侧流内循环可调节网箱,包括一个可自转的圆网,流浆箱设在圆网的上游,其底板上设有长条形的平行沉皮,沉皮与圆网的上半部相交,起密封和导流作用,所述流浆箱由隔板隔成了呈前后分布的至少两个以上的空腔,使两两空腔中的纸浆作往复的内循环式运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隔板为活动式,能前后作调节以改变所述相连的前后两空腔中的容积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与圆网接触的脱水腔的入口处设有可调节流量的闸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闸板的后方设有可调式的浆流泵,以提高浆液流速。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沉皮可平行于圆网作轴向不对称的高度调节,以改变与圆网外圆周表面的相交线,进而改变圆网横向定量的吃水容积。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底板的左右高度至少有一端可以上下调节,即平行于圆网可作轴向倾斜,以改变流经其表面纸浆液的速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流浆箱被隔板隔成了前后两个空腔;所述流浆箱的两端还设有起缓和导向回流作用的缓冲装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缓冲装置为弧形导流板,其内腔与所述的前后两腔相通。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圆网造纸机,包括有至少一只以上的上述圆网侧流内循环可调节网箱,上述圆网侧流内循环可调节网箱平行排列在由转辊带动的走纸毛毯的下方;圆网的上方设有压纸伏辊进行压紧所述毛毯。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圆网侧流内循环可调节网箱的数量为2只。
本实用新型网箱的工作原理为侧流内循环式,打破传统网箱的上下直流和喷浆脱水结构,在流浆箱内作循环流动的纸浆是与圆网面呈侧流式的流向,配合圆网的自转,使得纸浆内的纤维呈现出一定的倾斜角度留存于圆网的表面进行成纸;流浆箱内活动的隔板,配合闸板,可以调节前后两腔内纸浆液的流量比,进而调节上浆液的流速;与两腔相通的缓冲装置可以匀布纸浆液的回流,避免纸浆液在上浆入口处的湍流现象,以造成纤维的流向分布不匀;流浆箱的底板可倾斜改变上浆液的流速,再配合可调节高低的沉皮,通过沉皮位置来调节流浆液在圆网面上的接触大小,以及流液匀布的何种导向,进而改变纸张在横向定量上的分布值;配以可调式的浆流泵,一方面提高纸浆在上浆时的流速,改变纸张横向受力值,另一方面提高流液循环速度,提升生产效率。
利用本实用新型组装成的圆网造纸机,由两组流向不同的上述圆网侧流内循环可调节网箱组成,通过转辊带动的走纸毛毯带动成纸,进行着两道方向完全相反的上述成纸的步骤,可形成交错纤维纹路的一种纸张产品。经检测该产品纵、横向拉力能提高到5∶3~5∶4;甚至能接近5∶5;同时在生产相同定量和门幅的情况下,车速(产量)也比原来提高了20%~30%。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网箱(省略闸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造纸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圆网、2流浆箱、3沉皮、4隔板、5底板、6闸板、7浆流泵、8弧形导流板、9、转辊、10走纸毛毯、11伏辊、12进液管、22脱水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少军,未经李少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9956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省电节能装置
- 下一篇:一种具有新型压力保护装置的电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