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具有自动冲洗功能的卧式螺旋卸料沉降离心机无效
申请号: | 200920199783.5 | 申请日: | 2009-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24607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7-14 |
发明(设计)人: | 闫成刚;李振威 | 申请(专利权)人: | 海申机电总厂(象山) |
主分类号: | B04B1/20 | 分类号: | B04B1/20;B04B11/02 |
代理公司: | 宁波市鄞州甬致专利代理事务所 33228 | 代理人: | 王树镛 |
地址: | 315718 浙江省象***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自动 冲洗 功能 卧式 螺旋 卸料 沉降 离心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卧式螺旋卸料沉降离心机,具体讲是一种具有自动冲洗功能的卧式螺旋卸料沉降离心机。
背景技术:
现有的卧式螺旋卸料沉降离心机,主要是由转鼓、螺旋推进器、进料管以及传动装置组成。离心机在进行浓缩、脱水、分离、澄清、净化及固体分级的工作过程中,物料从进料管进入螺旋推进器内部,再从螺旋推进器出料口进入转鼓进行离心分离。离心机在长时间运行工作中,由于在进料压力和流量波动以及吸附力的作用下,物料会被吸附在螺旋推进器的内壁上并在其内部产生堆积,从而破坏离心机的动平衡,影响离心机的正常工作。而且,若是离心机先后离心分离不同的物料介质,每次分离后,如不进行彻底清洗,原先离心分离的物料介质吸附在螺旋推进器的内壁上的残留物质,会对后分离的物质产生污染。清洗离心机,对某些行业尤其是对药品和食品行业更为重要。螺旋推进器是处整个离心机的内部,而要对螺旋推进器的内部进行清洗,就必需对离心机进行折卸,使得对螺旋推进器的内部进行清洗工作变得十分困难。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可对螺旋推进器的内部进行自动清洗的具有自动冲洗功能的卧式螺旋卸料沉降离心机。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一种具有自动冲洗功能的卧式螺旋卸料沉降离心机,包括转鼓、螺旋推进器、进料管以及传动装置,其特点是,所述的进料管设置为内管和外管构成的双层套管,内管外壁与外管内壁之间留有空隙,外管的内、外端口封闭在内管外壁上,所述的外管进入螺旋推进器内部的一段的管壁上设置有喷水孔,外管的外端设置有压力进水管。
采用以上结构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由于将原先的进料管设置成内管和外管构成的双层套管,外管内端进入螺旋推进器内部的一段的管壁上设置有喷水孔,外管的外端设置有压力进水管,从压力进水管接入压力水,压力水通过外管从喷水孔喷出,在螺旋推进器的不断旋转以及压力水的喷射的共同作用下,螺旋推进器内部会冲洗得很干净,使原先对螺旋推进器的内部进行清洗十分困难工作变得容易简单。
作为进一步完善,所述的压力进水管设置为螺旋接头进水管或扣式接头进水管。这种设置主要是接水工作更加方便和快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有自动冲洗功能的卧式螺旋卸料沉降离心机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具有自动冲洗功能的卧式螺旋卸料沉降离心机进料管结构示意图。
图中所示:1、转鼓,2、螺旋推进器,3、进料管,31、内管,32、外管,33、喷水孔,34、压力进水管,4、传动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所示,一种具有自动冲洗功能的卧式螺旋卸料沉降离心机,包括转鼓1、螺旋推进器2、进料管3以及传动装置4,其特点是,所述的进料管3设置为内管31和外管32构成的双层套管,内管31外壁与外管32内壁之间留有空隙,外管32的内、外端口封闭在内管31外壁上,所述的外管32进入螺旋推进器2内部的一段的管壁上设置有喷水孔33,外管32的外端设置有压力进水管34。
作为进一步完善,所述的压力进水管34设置为螺旋接头进水管或扣式接头进水管。这种设置主要是接水工作更加方便和快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申机电总厂(象山),未经海申机电总厂(象山)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9978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