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管桩法兰式接头及其拼接工具有效
申请号: | 200920200115.X | 申请日: | 2009-11-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95391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1-05 |
发明(设计)人: | 史美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海港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5/30 | 分类号: | E02D5/30;E02D5/52;E02D13/02 |
代理公司: | 宁波天一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3207 | 代理人: | 章翠云 |
地址: | 315020 浙江省宁波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法兰 接头 及其 拼接 工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将多段管桩联接成为整桩的接头,具体的说是一种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管桩(简称PHC管桩)上的联接接头。
背景技术:
由于PHC管桩具有应用范围广、单桩承载力高、工程造价低等鲜明特点,因此在绝大多数的工程中,都会PHC管桩作为工程桩,主要承受竖向作用。PHC管桩整桩较长,因此需要分段制造后再进行联接。传统的PHC管桩拼接一直采用端板焊接联接,管节成型后进行拼接时在坡口内用环向焊缝将两片端板联接成一体。管节拼接时必需全部在拼桩滚轮架上进行,边旋转管节,边进行焊接作业。端板间直接焊接由于间距小,焊缝较窄,不仅影响管桩的强度,而且对焊缝检测也带来困难,留下很大的事故隐患。另外在水上打桩时,受到打桩船架高和水深的限制而无法进行整桩沉设、吊打桩、维修补桩、电焊接桩等操作。中国专利局2004年8月11日公开的,授权公告号为“CN2632148Y”的“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管桩的碗形端头”,在端板的圆环形端面上均布有钢筋拉伸沉头孔,端板的上端面上焊接一个圆筒形的端头,端头的焊接端呈由外向里的斜切面,端板的焊接端呈由外向里的斜切面,该斜切面并以圆弧形延伸到端板的端面,端头与端板相对端面之间有间隙,焊条焊接在端板与端头相对的缺口和间隙中,并在端板的端面与端头内壁之间均布焊接有加劲板。这种结构在两段桩体拼接时还是需要焊接操作,不适于在水上接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为PHC管桩提供一种拼接方便,联接可靠的接头。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该管桩法兰式接头包括上接桩底端的上端板以及下接桩顶端的下端板,所述的上端板下方固定有一上法兰,该上法兰的端面上均布有多个张拉孔,所述的下端板上方固定有一下法兰,该下法兰的端面上均布有与每个张拉孔相对的通配孔,螺栓穿过张拉孔和对应的通配孔后与螺母相连。
所述的上法兰与上端板之间焊接有上抗弯管,所述的下法兰与下端板之间焊接有下抗弯管。
所述的上法兰与上端板之间焊接有多块呈环形均布的加强肋板,所述的下法兰与下端板之间焊接有多块呈环形均布的加强肋板。
所述的上法兰和下法兰之间衬有石棉板。
一种用于所述的管桩法兰式接头的拼接工具,它包括与上法兰和下法兰的侧壁相匹配的弧形侧板,所述的弧形侧板上设置有定位块,该定位块伸入相邻两加强肋板之间。
定位块为两个或两个以上。
本实用新型用于多段PHC管桩拼接,只要使用拼接工具将上法兰与下法兰贴合,再用螺栓和螺母将上法兰和下法兰紧固即完成了拼接,可以在任意工地现场进行操作,具有拼接方便,联接可靠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视图。
图3为图1的B-B视图。
图4为拼接工具结构示意图。
图5为拼接工具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6为使用拼接工具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为一种管桩法兰式接头,它包括固定在上接桩1底端的上端板2以及固在定下接桩8顶端的下端板7。所述的上端板2下方固定有一上法兰4,该上法兰4的端面上均布有多个张拉孔4.1,在上法兰4与上端板2之间焊接有上抗弯管9,在上抗弯管9的外侧设置有多块加强肋板12,呈环形均布,且该加强肋板12的上、下端分别与上端板2、上法兰4焊接。所述的下端板7上方固定有一下法兰5,该下法兰5的端面上均布有与每个张拉孔4.1相对的通配孔5.1,在下法兰5与下端板7之间焊接有下抗弯管11,在下抗弯管11的外侧设置有多块加强肋板12,呈环形均布,且该加强肋板12的上、下端分别与下法兰5、下端板7焊接。当上法兰4放置于下法兰5上方,并且使上法兰4的张拉孔4.1与下法兰5的通配孔5.1相对时,螺栓6穿过张拉孔4.1和对应的通配孔5.1后与螺母3相连即将上法兰4与下法兰5锁定,实现上接桩1与下接桩8拼接。在上法兰4和下法兰5之间还可以衬垫一层石棉板10,使螺栓6与螺母3连接后不容易松动。上、下抗弯管9、11和加强肋板12的设置可以增强接头处的承载能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海港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宁波海港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0011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