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改进的高分子集群管道线缆套有效
申请号: | 200920200195.9 | 申请日: | 2009-11-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29543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10 |
发明(设计)人: | 虞龙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虞龙海 |
主分类号: | H02G9/06 | 分类号: | H02G9/06 |
代理公司: | 浙江杭州金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0 | 代理人: | 赵红英 |
地址: | 310009 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改进 高分子 集群 管道 线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电力、通信等领域的管道线缆套。
背景技术
在建筑、电力、通信等领域使用的线缆,往往采用地下管道暗埋的方法,即将大管道埋入地下,大管道内放入套有塑料管的线缆,由于采用地下暗埋的方法,其工程本身造价较高,如果再加上套线缆的塑料管的成本,整个工程的造价就又增加很多,另外塑料管本身占有一定的面积,一方面造成大管道内可利面积减少,另一方面也给塑料管的运输带来不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边缝包在里面的网状管道线缆套。这种管道线缆套边缝处的网格线不易脱落。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改进的高分子集群管道线缆套,包括两端开口的筒状网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筒状网套是由高分子材料制成的网状片材围成的,网状片材由经线和纬线交织而成,至少两个上述网套叠置并固定在一起,网套叠置固定在一起时,使网状片材的边缝朝里,而使线缆套的外表面无边缝。
至少两个叠置的网套在网状片材的对缝处缝合在一起,且缝合线位于网套的中间,将网套分成左右两部分。
至少两个叠置的网套在网状片材的边缝处缝合在一起,且缝合线位于网套的一侧,最外层的网状片材包裹住里层网套的边缝。
所述纬线包含有网络丝。
所述经线采用PET丝,纬线由尼龙丝和网络丝间隔排列。
采用上述结构后:网状片材的边缝朝里,使网状片材的边缝包在里面,线缆套的外表面无边缝,这种管道线缆套边缝处的网格线不易脱落,且便于施工。至少两个叠置的网套在网状片材的对缝处缝合在一起,且缝合处位于网套的中间,将网套分成左右两部分,从而提高了线缆套的利用率。线缆套的绕线长度增加,长度可以是几千米,甚至更长,可耐220度以上的高温,它可折叠,折叠后可卷成一卷,非常便于运输,为了使线缆套的结构牢固,纬线包含有网络丝,网络丝是一种新型的化纤变形纱,可防止纬线左右移动。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向视图;
图3为三个网套叠置在一起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的B向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参见图1,一种高分子集群管道线缆套,包括两端开口的筒状网套1,筒状网套1是由网状片材围成的,网状片材由经线2和纬线3交织而成,网眼可以是矩形、菱形等多种形状,线缆套制成网状,可节约材料,降低成本,同时减轻重量。网状片材采用高分子材料制成,所选用的高分子材料具有耐腐蚀、耐高温、耐磨损的特性,如尼龙、PET等,为了使线缆套的结构牢固,纬线3包含有网络丝4,本实施例中:经线2采用PET丝,纬线3采用尼龙丝和网络丝间隔排列,PET丝、尼龙丝的弹力和强度较高,能保证线缆套的牢度,网络丝是一种新型的化纤变形纱,可防止纬线左右移动。
参见图2,和图3,至少两个上述网套叠置并固定在一起,网套叠置固定在一起时,使网状片材的边缝5朝里,而使线缆套的外表面无边缝。由图2可知,两个叠置的网套在网状片材的对缝处缝合在一起,且缝合线6位于网套的中间,将网套分成左右两部分,这样整个线缆套就分成了C、D、E、F四个孔,使线缆套的利用率大大地提高。由图3可知,三个叠置的网套在网状片材的对缝处缝合在一起,整个线缆套就分成了六个孔,当然也可以根据需要叠置四个、五个或更多个网套。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
参见图4和图5,至少两个叠置的网套1在网状片材的边缝5处缝合在一起,且缝合线6位于网套的一侧,最外层的网状片材包裹住里层网套的边缝。
这样制成的线缆套,其绕线长度增加,长度可以是几千米,甚至更长,可耐220度以上的高温,它可折叠,占用面积相对减小,提高了管道的利用率,折叠后可卷成一卷,非常便于运输,另外采用高分子材料后,线缆套1的重量进一步减轻,同时使用寿命也较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虞龙海,未经虞龙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0019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