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级联微腔的数字式集成光波导传感器无效
申请号: | 200920200575.2 | 申请日: | 2009-11-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55804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8-18 |
发明(设计)人: | 戴道锌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1/41 | 分类号: | G01N21/41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韩介梅 |
地址: | 310027***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级联 数字式 集成 波导 传感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基于级联微腔的数字式集成光波导传感器,属于光传感领域。
背景技术
在药物开发、环境监测、食品安全检测等领域,可靠的测试手段不可或缺,而传感技术正是其核心技术。利用先进传感技术,可以对物质成分/浓度等进行实行定性或定量分析。光学传感是传感技术的重要分支,其基本原理是:当被测物质与光场作用时,导致光信号某些参量(如强度、波长、相位、偏振态、模式分布等)的变化。
在众多不同形式的光学传感器中,集成光波导传感器是目前最受关注的一种类型。集成光波导传感器通常采用谐振或干涉原理,如各种微腔结构、马赫-泽德干涉仪(MZI)等。其中,微腔具有结构紧凑、灵敏度高、可阵列化等优势。
一般来讲,主要有两类传感方式:标记型和无标记型。前者需要在检测前对被分析物进行特殊标记,通过检测标记物的量变来检测被分析物,因而具有成分分辩能力和高灵敏度的特点,但检测过程相对复杂。而无标记型传感器的原理是直接测定被测对象引起的光学信号变化(如抗原抗体等生物组合形成时的物理、化学变化),无需特殊标记,故具有制备和操作简便的优点,适用于持续性在线监测。
无标记工作模式为:将被测样品覆盖于光波导表面,当被测样品浓度或成分变化时,其折射率也会发生相应变化Δn,从而引起光波导有效折射率变化
对于常规的微环传感器,通常是通过测试微环谐振波长的漂移获得被测物理量的大小。此时,对于高灵敏度传感应用,价格昂贵的高分辨率(如0.01nm)光谱仪就往往成为不可或缺的重要检测仪器,这阻碍了光学传感系统微型化、便携化和低成本化。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灵敏度的基于级联微腔的数字式集成光波导传感器。
本实用新型的基于级联微腔的数字式集成光波导传感器,包括一个恒定微腔、一条输入波导、n个传感微腔、n条连接波导、n条输出波导和n个样品槽,n≥1;每一个传感微腔分别置于样品槽当中,输入波导位于恒定微腔的一侧,输入波导的一端与恒定微腔相耦合,另一端为整个光波导传感器的光源接入端;n条连接波导的一端各自与恒定微腔相耦合,n条连接波导的另一端分别与n个传感微腔相耦合,n条输出波导的一端分别与n个传感微腔相耦合,n条输出波导的另一端均为传感信号出射端。
上述的恒定微腔可以是微环、微盘、微球或光子晶体微腔,或者是微环、微盘、微球和光子晶体微腔的任意两个或多个的组合。
上述的传感微腔可以是微环、微盘、微球或光子晶体微腔,或者是微环、微盘、微球和光子晶体微腔的任意两个或多个的组合。
本实用新型中,传感微腔与输出波导之间的耦合是基于倏逝波耦合,其耦合方式是横向耦合或垂直耦合;传感微腔与连接波导之间的耦合是基于倏逝波耦合,其耦合方式是横向耦合或垂直耦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0057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包含四甲基环己烷的燃料组合物
- 下一篇:使用功率和衰减曲线的干扰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