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分子防滑板材有效
申请号: | 200920200819.7 | 申请日: | 2009-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39078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8-04 |
发明(设计)人: | 许立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许立平 |
主分类号: | E04F15/10 | 分类号: | E04F15/10;E04F15/22;E04B1/82;E04B1/98;E04B1/94 |
代理公司: | 杭州中平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2 | 代理人: | 翟中平;蓝建中 |
地址: | 311100 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分子 防滑 板材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具有隔声、隔热、防滑板材的高分子防滑板材,属隔音板材制造领域。
背景技术
CN201109983Y、名称“隔声地板”,该隔声地板由至少一层的乙烯-醋酸乙烯酯板和一层橡塑发泡板组成,乙烯-醋酸乙烯酯板与橡塑发泡板紧密贴合成一体。CN101473095A、名称“隔声地板垫层系统”,其与灌浇垫层置于底层地板和竣工地板之间,包括:作为置于底层地板之上的减音垫的第一层,置于所述第一层之上且是纤维材料板和具有高内阻尼系数的高密度软块材料网中的之一的第二层,和置于所述第二层之上且是纤维材料板和高密度软块材料网中的另一种的第三层。
上述背景技术存在的不足之处:一是资源消耗大,制作成本高;二是无法利用再生资源制作隔声地板;三是隔音不理想。
发明内容
设计目的:避免背景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设计一种利用废旧轮胎制作具有环保、隔音、防滑功能的高分子防滑板材。
设计方案:为了实现上述设计目的。1、将板材设计成由三层不同密度的橡胶层构成且构成面层的胶粒粒度小于构成过渡层的胶粒粒度且面层的面由条状凹槽和凸条构成的设计,是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之一。这样做的目的在于:由于构成板材的三层橡胶层的密度各不相同,粗粒(粒径大)构成的橡胶层位于板材的底层,不仅具有良好的支撑力,而且具有较强的拉力,既可防止断裂,又可增加孔隙,提高其板材的弹性;其次,将中粒构成的橡胶层位于粗粒构成的橡胶层上,作为板材的过渡层且与板材底层之间胶粒形成蜂窝状弹性连接,不仅颗粒与颗粒之间增加了孔隙,使产品的吸声性能得到了极大地提高,起到了良好的隔音效果,而且提高了板材的整体弹性;三是采用粉状橡胶粒构成板材的面层,既便于面层颜色的调整,又可得到表面平整且弹性优异的板材;三是面层上的条状凹槽和凸条不仅具有良好的防滑效果,而且使板材的弹性得到了极大地提高。2、将废旧轮胎冷冻到-45℃以下且采用挤压辊轮冲击法,将钢丝从轮胎中分离,是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之二。这样做的目的在于:它既可以有效地将钢丝从轮胎中分离出来,又避免了环境污染,实现了废物利用、环保节能的目的。3、将粉碎后的轮胎胶料与胶水搅拌构成板材成型的母料,是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之三。这样做的目的在于:由于胶水既能够将胶粒有效的粘接在一起,又能够在硫化中使胶粒之间形成蜂窝状结构,确保了板材硫化成型。
技术方案:高分子防滑板材,它包括板材,所述板材由底层、过渡层及面层构成,构成面层的胶粒粒度小于构成过渡层的胶粒粒度且面层的面由条状凹槽和凸条构成,构成过渡层的胶粒粒度小于构成底层的胶粒粒度。
本实用新型与背景技术相比,一是隔振降噪效果好,其降噪值可达29Db(A),吸声性能好;二是绝缘性能好,其表面电阻率4.6×109Ω、体积电阻率2.1×107Ω;三是环保、无刺激性;四是防滑系数高;五是由于构成板材的材料为天然橡胶,因此既安全,又便于运输;六是适用温度-30℃~-85℃;七是具有阻燃、隔振、绝缘、耐久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高分子防滑板材实施例的第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是高分子防滑板材实施例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参照附图1和2。高分子防滑板材,它包括板材,所述板材由底层1、过渡层2及面层3构成,构成面层3的胶粒粒度小于构成过渡层的胶粒粒度且面层的面由条状凹槽4和凸5条构成,该凹槽4和凸条5可以是矩形(图1),也可以是弧形(图2),构成过渡层2的胶粒粒度小于构成底层1的胶粒粒度。所述底层1的面由条状凹槽和凸条构成。所述面层3的条状凹槽宽度和条状凸条宽度小于5mm。所述底层1条状凹槽宽度和条状凸条宽度大于5mm。构成底层的粒度目数为30目~40橡胶层、构成过渡层的粒度目数为12目~20橡胶层、构成面层的粒度目数为为8目~10橡胶层。
高分子防滑板材制作方法:(1)将废旧轮胎钢胶分离、清洗去杂,然后进行深冷到-45℃以下;(2)采用机械粉碎机将胶料粉碎,并分类筛选:①8目~10目橡胶颗粒、按橡胶颗粒重量加入25%~60%的胶水搅拌,②12目~20目橡胶颗粒、按橡胶颗粒重量加入25%~60%的胶水搅拌,③30目~40目橡胶颗粒、加其重量25%~60%胶水搅拌;③然后将上述①、②、③料混合、置入模具内、加温硫化成型即可。
需要理解到的是:上述实施例虽然对本实用新型作了比较详细的文字描述,但是这些文字描述,只是对本实用新型设计思路的简单文字描述,而不是对本实用新型设计思路的限制,任何不超出本实用新型设计思路的组合、增加或修改,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许立平,未经许立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0081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