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抗静电效果持久的织物无效
申请号: | 200920201143.3 | 申请日: | 2009-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46000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8-11 |
发明(设计)人: | 金关秀;胡克勤;李琪;陈鸿;张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省现代纺织工业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D03D15/00 | 分类号: | D03D15/00;D02G3/04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24 | 代理人: | 胡红娟 |
地址: | 312081 浙江省绍***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抗静电 效果 持久 织物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面料的加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抗静电的织物。
背景技术
近年来,化学纤维产品由于价格便宜、耐磨性好、强度高、比重轻、防腐性好,广泛用于产业用服装面料。近年来,为了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利用合成纤维开发高档超仿真面料已成为趋势。但合成纤维比电阻高,特别是吸湿能力差的合成纤维的比电阻更高,因此,合成纤维制成的面料及服装静电现象比较严重,其产品易沾污、吸灰,有时服装与服装、服装与人体会吸附,影响人们穿着舒适性和服装的美观性。静电现象严重时,不仅人体会有触电感,甚至会因放电而产生火花,这种现象在高档仿毛产品中更为明显。因此,对于化纤仿毛织物的静电问题亟待解决。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抗静电效果持久的织物。
一种抗静电效果持久的织物,由经纱和纬纱交织而成,所述的经纱中均匀分布有若干根带导电性的纱线,所述的织物的经向紧度为79%~94%,纬向紧度为30%~37%。
作为优选,所述的织物的经向紧度为82%~90%,纬向紧度为32%~35%。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所述的织物的经向紧度为88%,纬向紧度为33%。
所述的带导电性的纱线由导电纱线和涤纶纱线并交构成,或者是由导电纱线和锦纶纱线并交构成,目的是为了降低导电纤维在织制中和以后的使用过程中的过度摩擦而降低导电性能。所述的导电纱线为表面带有镀银层的纱线,优选为表面带有镀银层的涤纶纱线。导电纱线的纤维横截面结构圆形结构,采用真空磁控镀银工艺,纤维表面电阻<104。
在比较不同特数纱线构成的织物紧密程度时,常采用紧度指标。织物的紧度是指织物中纱线投影面积与织物全部面积之比值,比值大的说明织物紧密,比值小说明织物较稀疏。
经向紧度(Et)为经纱直径与两根经纱间的距离之比的百分率。
纬向紧度(Ew)纬纱直径与两根纬纱间的距离之比的百分率。
织物的紧度不仅体现织物风格,而且与布面导电丝的暴露程度关系密切。在一定的紧度设计条件下,合适的经纱排列密度,可使导电纱线在与纬纱交织时挤向织物的反面,以保证织物正面导电纤维的隐蔽性,保持织物良好的外观风格。如果织物的纬向紧度设计过大,导电纤维经过过多的曲折起伏,可能会在制造的过程中断裂,从而影响织物的抗静电效果;如果织物的纬向紧度设计过小,又很难达到仿毛的效果。因此,织物的紧度设计,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化纤织物的仿毛和抗静电效果。
当经向紧度优选为88%,纬向紧度优选为33%时,织物的仿毛效果最好,且其抗静电效果最佳。织物经过印染、定型等工序后,织物紧度下的织物经洗涤50次后织物的电荷半衰期仍为0.98S。
本实用新型织物,在特定下织物紧度下,成品织物挺括丰满,刚柔适中,透气性好,穿着舒适,手感滑糯丰满,服用性能优良,且仿毛效果十分逼真,能与纯毛织物相媲美。另外,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织物的抗静电效果较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织物的组织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参见图1,图中的织物,由经纱1和纬纱2交织而成,经纱1中均匀分布有带导电性的纱线,图中可见带导电性的纱线3和带导电性的纱线4,织物的经向紧度为88%,纬向紧度为33%。
所有的带导电性的纱线均由导电纱线和涤纶纱线并交构成,捻系数为500,其中导电纱线为3.33Tex,涤纶纱线为8.33Tex,导电纱线为表面带有镀银层的涤纶纱线。非带导电性的纱线5为33.3Tex捻系数为400。纬纱6为18.5Tex,纬纱6的捻系数为400。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中织物结构上可以参见图1,不同之处在于由经纱1和纬纱2交织而成,经纱1中均匀分布有带导电性的纱线,织物的经向紧度为82%,纬向紧度为30%。
实施例3
本实施例中织物结构上可以参见图1,不同之处在织物的经向紧度为90%,纬向紧度为35%。
实施例4
本实施例中织物结构上可以参见图1,不同之处在于织物的经向紧度为94%,纬向紧度为3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省现代纺织工业研究院,未经浙江省现代纺织工业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0114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筒式横送料缝纫机的拖布轮机构
- 下一篇:用于环锭细纱机的前区牵伸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