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在吹风口设有挡板的不锈钢带光亮退火炉无效
申请号: | 200920201180.4 | 申请日: | 2009-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25865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7-14 |
发明(设计)人: | 丁海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丁海涛 |
主分类号: | C21D1/26 | 分类号: | C21D1/26;C21D9/5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5511 浙江省奉化***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风口 设有 挡板 不锈钢 光亮 退火炉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不锈钢带冷轧加工后的气氛保护光亮退火炉,尤其指一种在吹风口设有挡板的不锈钢带光亮退火炉。
背景技术
不锈钢带由钢坯经多道滚轧加工后,都会产生表面硬化现象,且表面颜色灰暗,无法直接制造产品。为此,冷轧后或须继续冷轧的不锈钢带都需经退火并保持光亮,才能满足继续轧制或生产不锈钢制品用户的使用要求。由于不同成份的不锈钢带退火工艺各不相同,其退火方式及速度也不同。例如比较常用的304奥氏体不锈钢带是加热至1050~1200℃的区域,然后以较快的冷却速率出炉。为防止钢带在高温加热时表面氧化,炉内一直通以保护气体——通常都是以氢气作隔离气体。本申请人申请的并已被国家知识产权局于2007年12月26日授权公告的专利号为ZL200720066257.2、名称为“一种光亮退火炉的风冷装置”的实用新型技术,它比早期的风冷装置有了较大的改进,风冷效果更好。但在实际应用中,本专利申请人又发现该产品由于吸风口和吹风口设于钢带通道的上表面,风冷时不锈钢带上、下表面的冷却速率不一致,由此造成成品的不锈钢带上、下表面硬度和光亮度有所差异,这种现象在宽幅不锈钢带退火过程中尤为明显。前不久本申请人又在上述基础上加以改进,又设计了一种申请号为200920142259.1吹风口设在不锈钢带通道进料口两侧的风冷装置的光亮退火炉,但吹冷风效果还存在不够理想的状况,因此继续对吹风口的结构形态及吹风方式进行改进是很有必要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由于现有的不锈钢带光亮退火炉的吹风口结构形态及吹风的冷却效果还不够理想,因此对吹风口结构形态进行改造,使吹风时间相对延长,吹风效果得到提升,同时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在吹风口设有挡板的不锈钢带光亮退火炉包括密封的不锈钢带通道,所述不锈钢带通道上方设有互相连接的离心通风机和热交换器;所述离心通风机的一端设有输入保护气体的气泵,所述气泵出口经控制流量计后连接气管通入所述不锈钢带通道出料段内腔,所述离心通风机的出风口即上下风道的进风口经所述热交换器通道后设于所述不锈钢带通道出料段内腔的上下两侧边;所述离心通风机的吸风口设于所述不锈钢带通道进料段内腔的两侧边。
所述上下风道吹风口呈狭长形,沿不锈钢带通道运行方向并与通道轴线垂直连续间隔设置,所述吹风口两边设有挡板而使吹风口区域的空间横截面呈三角形或半圆形。
本实用新型在吹风口设有挡板的不锈钢带光亮退火炉,所述离心通风机吸风口从所述不锈钢带通道进料段内腔两侧边吸取微热气体,经热交换器冷却后从所述不锈钢带通道出料段的两侧边吹出;由于冷风是从出料段的两侧边吹入所述不锈钢带通道内腔,因此会使不锈钢带的上下表面冷却速率一致、不锈钢带成品的上下表面硬度和光亮度也相同。同时为了延长冷空气在通道中的滞留时间,在上下风道的吹风口两侧设置挡板,使吹风口区域的空间横截面呈三角形或半圆形(见图2),以取代原来的平滑过渡的吹风口,冷风在吹出后的气流受两边挡板的阻隔而形成湍流,不会一下子被吸风口吸走,也就是相对延长了冷却时间,这对节约风机动力能源及降低保护气体损耗量都有着显著作用,有利于节能降耗。本产品还具有节能高效和热处理质量佳等优点,可广泛应用于冷轧加工后的不锈钢带光亮退火处理。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风道内腔上下风道的吹风口区域的放大示意图;
图中各部名称及标记:1.出料口、2.流量计、3.离心通风机、4.进风口、5.冷热交换器、6.气体管、7.进料口、8.吸风口、9.下侧风道、10.上侧风道、11.气泵、12.吹风口、13.挡板。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在吹风口设有挡板的不锈钢带光亮退火炉,包括密封的不锈钢带通道,在不锈钢带通道两端进料口7和出料口1均设有连接法兰,不锈钢带通道上方设有离心通风机3和热交换器5;离心通风机3的吸风口8设于不锈钢带通道的进料段内腔,进料段中带有热量的空气在离心通风机3的吸引下先进入冷热交换器5冷却后再被离心通风机3送至上下侧风道10/9的冷风出口即进风口4,然后经上下侧风道10/9分配后从吹风口12吹出。在离心通风机3的一端还设有气泵11,气泵11将进料段内腔中的保护气体吸入并经流量计2控制从贮气筒得到补充后也被离心通风机3送入不锈钢带通道中。
下面继续结合附图,简述本实用新型产品的工作原理。如图1和图2所示,由加热炉胆出来的待冷却不锈钢带从进料口7进入不锈钢带通道,经冷空气冷却和保护气氛的隔离下,从出料口1出来后即为光亮的退火后的成品。风冷时,开动离心通风机3,吸风口8从不锈钢带通道进料段内腔中吸取微热气体,经热交换器5冷却后的冷空气和保护气体一并被送至不锈钢带通道两侧的进风口4,然后从上下风道10/9的吹风口12吹出,使从加热炉胆出来的高温不锈钢带得到快速冷却。冷风是从不锈钢带通道出料段内腔两侧的进风口4进入从上下侧风道10/9出来,并从冷空气的吹风口12吹出,由于吹风口12两侧设有挡板13,使吹风口12区域的空间横截面呈三角形或半圆形(见图2),冷风在吹出后的气流受两边挡板13的阻隔而形成湍流,不会一下子被吸风口8吸走,也就是相对延长了冷却时间,这对节约风机动力能源及降低保护气体损耗都有着显著的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丁海涛,未经丁海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0118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