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太阳能热水器无效
申请号: | 200920201697.3 | 申请日: | 2009-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55371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8-18 |
发明(设计)人: | 程姚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程姚东 |
主分类号: | F24J2/04 | 分类号: | F24J2/04;F24J2/48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忻明年 |
地址: | 314500 浙江省桐乡***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太阳能热水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加热装置,即太阳能热水器。
背景技术:
现有的太阳能热水器,多为真空玻璃管集热管式,如市售的皇明、力诺瑞特等品牌。集热管的结构比较复杂,且受热面仅仅是集热管本身,不能更多地利用太阳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集热管结构简单又不易破碎,且受热面比集热管本身扩大的太阳能热水器。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太阳能热水器,包括水箱、支架、多根相互平行的金属管构成的受热水管,每根受热水管上方对应位置还置有一根与之平行的由透明材料制成的凸透棒,凸透棒的横截面与相同宽度大小的凸透镜的纵向截面相同,而受热水管中心线位置正好位于凸透棒的焦点线上,且凸透棒的宽度明显大于受热水管的直径,而其长度则与受热水管相同;向上翘起的前后两侧相同的上支架对称的连接于支架上部前后两侧并与支架连接成一体,上支架顶端有上支架横档将前后两侧上支架相互连接,且上支架位于水箱的前上方;向上竖起的前后两侧相同的下支架对称的连接于反L形支架底部前后两侧的左端并与支架连成一体,下支架顶端和中部分别有下支架顶横档和下支架中横档将前后两侧下支架相互连接;凸透棒的下端连接在下支架顶横档上,而凸透棒的上端则连接在上支架横档上。
该太阳能热水器的每根凸透棒也可以由一组几个小凸透棒组成,每根小凸透棒的横截面与相同宽度大小的凸透镜纵向截面相同,每组中各个小凸透棒相互依次接触并以小凸透棒的焦距为半径呈圆弧形围绕受热水管排列,而受热水管中心线则位于每个小凸透棒的共同焦点线上。
由上可见,受热水管由金属管制成,结构简单,不怕碰撞,不易破碎。每根凸透棒吸收的太阳能聚焦在相对应的受热水管上,而每根凸透棒的宽度明显大于受热水管的直径,而长度两者相同,因此,每根受热水管吸收比其自身受热面积更大的太阳光,从而能够更多地利用太阳能。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结构示意图的主视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图3是图1中受热水管3和凸透棒5的A-A向截面图;
图4是实施例2的一组小凸透棒5a和受热水管3的A-A向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如图1至图3所示。向上翘起的前后两侧相同的上支架6对称的连接于支架2上部前后两侧并与支架2连成一体,上支架6顶端有上支架横档6a将前后两侧上支架6相互连接。呈三角形向上竖起的前后两侧相同的下支架4对称的连接于反L形支架2的前后两侧底部左端,并与支架2连成一体,下支架4顶端和中部分别有下支架顶横档4a和下支架中横档4b将前后两侧下支架4相互连接,水箱1安装于上支架6上,而上支架横档6a则位于水箱1的前上方。每根受热水管3均由导热良好的金属管构成,尤以铜管最佳。受热水管3为斜置式,其上端与水箱1连接固定,其下端连接固定在下支架中横档4b上。受热水管3下端封口,上端开口并与水箱1内腔连通。水箱1上有进(出)水管与自来水管和用水管道连接。每根受热水管3上方对应位置均有一根与之平行的由透明材料如玻璃制成的凸透棒5,凸透棒5的宽度明显大于受热水管3的长径,而其长度则与受热水管3相同或稍长。所谓凸透棒,如图1和图3所示;其横截面与相同宽度大小的凸透镜的纵向截面相同,所以,虽然它不是圆形,是一根棒,但在每一个横截面上,其聚光作用与凸透镜相同,有一个焦点,就整条凸透棒5而言,它有一条焦点线,受热水管3中心线位置正好置于凸透棒5的焦点线上。凸透棒5上端连接固定在上支架横档6a上,其下端则连接固定在下支架顶横档4a上。上支架横档6a上和下支架顶横档4a上均有与凸透棒5数目相同的凹坑,凹坑的横截面形状与凸透棒5的横截面相同,但尺寸稍大。其中上横档6a上的凹坑是通孔,而下横档4a上的凹坑则是盲孔。每个凸透棒5穿过上支架横档6a上的通孔插在下支架顶横档4a的盲孔上连接固定。当然,上支架横档6a和下支架顶横档4a的凹坑也可以是插口式,即每个凹坑朝上一面均有略大于凸透棒5宽度的缺口,凸透棒5可以通过这两个缺口放入上下凹坑中连接固定。此外,也可以用压板加螺栓的方法将凸透棒5的上下端分别连接在上支架横档6a和下支架顶横档4a上。
如图2所示,相邻两根凸透棒5之间均互不接触而有条状间隙7。间隙7比较狭,但可以透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程姚东,未经程姚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0169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混合图形显示功率管理
- 下一篇:发光元件的驱动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