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太阳能卫星信号接收器无效
申请号: | 200920201802.3 | 申请日: | 2009-12-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84961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15 |
发明(设计)人: | 隋成华;石文渊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B1/06 | 分类号: | H04B1/06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正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1 | 代理人: | 王兵;黄美娟 |
地址: | 310032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太阳能 卫星 信号 接收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卫星信号接收器。
背景技术
卫星系统的发展,使得如今许多的通信设备都是通过卫星来进行信息传输。在偏远的山区,往往有着信号站建站困难,一般的无线电信号进不来出不去等问题。而卫星传输则能很好的克服这一难关。同时随着太阳能技术的发展与成本的降低,使得这一绿色能源的普及推广成为了可能。以往的卫星信号接收器,都是采用电线供电,不利于移动接收和室外接收;即使是有也是依赖于其它能源的补充,而太阳能则不受地域的限制,对于拉电难的地区来说作用更加明显。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移动通信与“拉电难、通信难”地区的信息传输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能使通信方便的太阳能卫星信号接收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太阳能卫星信号接收器,包括卫星信号接收器、卫星天线,所述卫星信号接收器包括信道接收模块、解复用模块、解码模块,所述卫星天线包括天线接收面、天线馈源系统、极化器接收极化波,其特征在于:所述卫星信号接收器连接有电源转换系统,所述电源转换系统连接有太阳能聚光组件,所述太阳能聚光组件包括太阳能聚光系统、太阳能接收系统,所述太阳能聚光系统采用菲涅尔透镜阵列,所述太阳能接收系统的结构单元是太阳能电池。
进一步,所述菲涅尔透镜材料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所述菲涅尔透镜的螺纹高度是2mm,螺纹距中心距离范围为0~28mm,所述菲涅尔透镜与太阳能电池间的高度是128mm。
本实用新型在安装好后,将由太阳能聚光系统将太阳光汇聚到太阳能接收系统上,然后通过电源转换系统,将能量传输给卫星信号接收器,同时卫星天线将接收来自于卫星传输的信号,并将其送达卫星信号接收器进行接收解码。使用者可以通过遥控器来进行对机设置与操作。此外该卫星接收器,其接收范围能覆盖大多数卫星电视广播频道、基本信息服务频道等,拥有快速搜索、小画面显示、安全保护等特点。这样保证了产品能够在民众中得以普及推广。本实用新型配套有使用说明书,包括:(1)产品简介;(2)产品技术指标;(3)产品安装说明;(4)产品使用规程;(5)接收器面板功能;(6)产品操作方法;(7)常用名词解释;(8)随机附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主要表现在:利用点阵列聚光技术能有效得解决太阳能接收中受热不均的问题,稳定的太阳能供电使得信息的传输不受地域、能源的限制,为移动接收、偏远地区接收创造了便利。同时接收器设计的人性化与其功能的强大,为使用带来了便利,为其普及推广带来了可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太阳能聚光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菲涅尔透镜阵列排布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3,太阳能卫星信号接收器,包括卫星信号接收器、卫星天线,所述卫星信号接收器包括信道接收模块、解复用模块、解码模块,所述卫星天线包括天线接收面、天线馈源系统、极化器接收极化波,所述卫星信号接收器连接有电源转换系统,所述电源转换系统连接有太阳能聚光组件,所述太阳能聚光组件包括太阳能聚光系统、太阳能接收系统,所述太阳能聚光系统采用菲涅尔透镜1阵列,所述太阳能接收系统的结构单元是太阳能电池2。
所述菲涅尔透镜1材料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所述菲涅尔透镜1的螺纹11高度是2mm,螺纹11距中心距离范围为0~28mm,所述菲涅尔透镜1与太阳能电池2间的高度是128mm。
本实用新型在安装好后,将由太阳能聚光系统将太阳光汇聚到太阳能接收系统上,然后通过电源转换系统,将能量传输给卫星信号接收器,同时卫星天线将接收来自于卫星传输的信号,并将其送达卫星信号接收器进行接收解码。使用者可以通过遥控器来进行对机设置与操作。此外该卫星接收器,其接收范围能覆盖大多数卫星电视广播频道、基本信息服务频道等,拥有快速搜索、小画面显示、安全保护等特点。这样保证了产品能够在民众中得以普及推广。本实用新型配套有使用说明书,包括:(1)产品简介;(2)产品技术指标;(3)产品安装说明;(4)产品使用规程;(5)接收器面板功能;(6)产品操作方法;(7)常用名词解释;(8)随机附件。
本说明书实施例所述的内容仅仅是对实用新型构思的实现形式的列举,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的不应当被视为仅限于实施例所陈述的具体形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也及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实用新型构思所能够想到的等同技术手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工业大学,未经浙江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0180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