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型荧光灯灯丝无效
申请号: | 200920202412.8 | 申请日: | 2009-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70477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01 |
发明(设计)人: | 江涛;韦珍娣;王郁川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山蒲照明电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J61/067 | 分类号: | H01J61/067 |
代理公司: | 永康市联缙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08 | 代理人: | 柯利进 |
地址: | 321403 浙江省缙云***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荧光灯 灯丝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灯丝,特别是一种应用于荧光灯阴极的灯丝。
背景技术
通常,荧光灯寿命主要取决于其灯丝耐离子轰击的能力及发射电子的能力,而灯丝在工作过程中也最容易受到损坏。当灯丝发射的电子不足以激发荧光灯或受离子轰击产生断丝时,灯管的寿命也就终结。所以,如何改善灯丝发射电子的效能和灯丝耐离子轰击的能力,成为荧光灯寿命的关键。
目前,公知的荧光灯灯丝结构主要包括两类:一类为单丝式三螺旋灯丝,它是由单根钨丝进行三次螺旋环绕制造而成,其有开关次数较高的优点,但存在电子粉较易脱落,黑头出现时间早等不足。另一类为改进的主辅式三螺旋灯丝,其由较细的辅钨丝缠绕一根较粗的主钨丝一次环绕形成一级螺旋后,再进行二次和三次环绕形成二级和三级螺旋而制成,它具有电子粉存储量大、不容易脱落,黑头出现时间晚等优点。
但是,由于普通主辅式三螺旋灯丝具体加工时,首先是将较细的辅钨丝环绕在一根由较粗的主钨丝和一根钼丝并排组成的复合芯线上,形成一级螺旋线圈,然后将该一级螺旋线圈环绕在一根钼丝芯线上形成二级螺旋线圈,之后将该二级螺旋线圈环绕在无芯绕丝机上绕成三级螺旋线圈,最后,将所述的三级螺旋线圈经熔芯清洗、化学处理、高温定型及脱水烘干完成。因此,现有普通主辅式灯丝的一级螺旋线圈,其辅钨丝与主钨丝之间在熔芯处理完成后,原有的钼丝芯线被去除并形成了空隙,使该灯丝的开关次数受到影响,导致开关次数不及单丝式三螺旋灯丝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为了解决上述主辅式灯丝开关次数不高的问题,提供一种新型荧光灯灯丝,使其开关次数提高,并且电子粉存储量大、不容易脱落,黑头出现时间晚。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所述新型荧光灯灯丝,包括主钨丝和辅钨丝,其特征是:所述辅钨丝直接紧贴在主钨丝上环绕形成一级螺旋线圈,再由一级螺旋线圈环绕形成二级螺旋线圈,再由二级螺旋线圈环绕形成三级螺旋线圈。
所述辅钨丝为不同直径的两根或两根以上钨丝。该结构使灯丝耐离子轰击能力更强。
所述灯丝呈四级螺旋形式。该结构使灯丝电子粉存储量更高。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多级螺旋形式,而且将辅钨丝直接紧贴在主钨丝上环绕形成一级螺旋线圈,使辅钨丝与主钨丝之间无间隙。因此,本实用新型具有开关次数高,电子粉存储量大、不容易脱落、黑头出现时间晚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级螺旋线圈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二级螺旋线圈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三级螺旋线圈的外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图2、图3中:一级螺旋线圈-1、二级螺旋线圈-2、主钨丝-11、辅钨丝-12、钼丝-21。
如图1、图2、图3所示,一种新型荧光灯灯丝,包括主钨丝11和辅钨丝12,辅钨丝12直接紧贴在主钨丝11上环绕形成一级螺旋线圈1,再由一级螺旋线圈1环绕形成二级螺旋线圈2,再由二级螺旋线圈2环绕形成三级螺旋线圈(如图3)。
所述辅钨丝12为直径不同的两根钨丝,也可为两根以上钨丝,并且两辅钨丝12直径也可相同。
所述灯丝也可呈四级螺旋形式,即再将三级螺旋线圈1环绕形成四级螺旋线圈。
加工时,如图1、图2、图3所示,先将两根较细的不同直径辅钨丝12并列紧贴在一根较粗的主钨丝11上按设定间距环绕形成一级螺旋线圈1,其绕制过程中不用钼丝芯线辅助,主钨丝11与辅钨丝12之间无间隙。然后将所述一级螺旋线圈1环绕一根钼丝21上形成二级螺旋线圈2,之后将该二级螺旋线圈2在无芯绕丝机上环绕成三级螺旋线圈,最后将该三级螺旋线圈经化学处理、熔芯清洗、高温定型及脱水烘干完成。
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多级螺旋形式,并且主钨丝与辅钨丝之间无间隙,灯丝开关次数高,电子粉存储量大、不容易脱落,黑头出现时间晚。
下表为现有普通三级螺旋单丝式灯丝和主辅式灯丝与本实用新型主要技术性能比较:(试验灯管规格:TL5-28W)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山蒲照明电器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山蒲照明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0241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