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钓鱼笼无效
申请号: | 200920202543.6 | 申请日: | 2009-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77421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15 |
发明(设计)人: | 吴伟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伟明 |
主分类号: | A01K74/00 | 分类号: | A01K74/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4004 浙江省衢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钓鱼 | ||
所属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钓鱼笼,尤其是涉及一种一端敞口的圆柱型体钓鱼笼,属于钓鱼器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公知技术的钓鱼杆是利用鱼上钩之后把鱼钓上来,需要钓鱼者的耐心等待鱼儿上钩,还要通过钓鱼者的起杆技术水平和经验才能达到上钩的鱼儿被钓上来,存在着许多变数,也存在着脱钩的遗憾,在本实用新型未作出之前,无一端敞口的圆柱型体钓鱼笼使用,检索专利文献,无技术方案公开。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无一端敞口的圆柱型体钓鱼笼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一端敞口的圆柱型体钓鱼笼,该钓鱼笼在鱼儿进入笼内寻觅诱饵在试食诱饵时,能通过垂钓者观察鱼线浮标的抖动即可拉起本实用新型的钓鱼笼将鱼儿捞出。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由线、浮标、孔洞、渔线、杆子、手柄、笼口、一端敞口的圆柱形体笼体、笼栅组成,其特征在于一端敞口的圆柱形体笼体上平端设有线连接的浮标,一端敞口的圆柱形体笼体设有笼栅,一端敞口的圆柱形体笼体左上中央位置留有孔洞,一端敞口的圆柱形体笼体侧边笼口上端设有线连接的浮标及渔线的杆子,杆子上设有手柄,使用时把现有技术的钓鱼鱼钩上放入诱饵,从一端敞口的圆柱形体笼体上的孔洞里放入之后,把本实用新型钓鱼笼同时放入水中,使浮标在水面漂浮,当鱼儿从笼口游入笼体内啄取诱饵时,钓鱼者可从鱼线上的浮标观察到,当确定鱼儿已经进入笼体内时,钓鱼者手握本实用新型的手柄,把杆子迅速拉起,即可把鱼儿从笼体内取出。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是设计简单,成本低廉,改变了钓鱼的方式,增加了娱乐和趣味,提高了钓鱼效率,实用性较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图1中1.线,2.浮标,3.孔洞,4.渔线,5.杆子,6.手柄,7.笼口,8.一端敞口的圆柱形体笼体,9.笼栅。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本实用新型由线1、浮标2、孔洞3、渔线4、杆子5、手柄6、笼口7、一端敞口的圆柱形体笼体8、笼栅9组成,其特征在于一端敞口的圆柱形体笼体8上平端设有线1连接的浮标2,一端敞口的圆柱形体笼体8设有笼栅9,一端敞口的圆柱形体笼体8左上中央位置留有孔洞3,一端敞口的圆柱形体笼体8侧边笼口7上端设有线1连接的浮标2及渔线4的杆子5,杆子5上设有手柄6,使用时把现有技术的钓鱼鱼钩上放入诱饵,从一端敞口的圆柱形体笼体8上的孔洞3里放入之后,把本实用新型钓鱼笼同时放入水中,使浮标2在水面漂浮,当鱼儿从笼口7游入笼体内啄取诱饵时,钓鱼者可从鱼线上的浮标观察到,当确定鱼儿已经进入笼体内时,钓鱼者手握本实用新型的手柄6,把杆子5迅速拉起,即可把鱼儿从一端敞口的圆柱形体笼体内取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伟明,未经吴伟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0254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